第20章 京族三島 (第3/4頁)
我是7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賣糧食給我們,再說,即使敢,他們也沒得那多糧食。”
“現時防城海防人手緊張,來往三島的船隻愈發的多,山上貨物來多少都不夠賣,我們要抓緊時間掙上一筆,這生意來錢比海上打殺要好的多。”
“這山上人也是妙人,敢先給貨後收錢,也不怕我們賴賬。”
劉永陸迎著海風掩起衣服,看看遠遠的海邊說:“那個煤爐也不知道山上怎麼造出來的,在船上荏是好用,上次那個紅毛鬼和黃毛鬼搶著要,居然連爐子和煤給了五兩銀子。”
“你下次去和山上人說說,多弄點爐子和煤,我就是奇怪,這山上,他們從哪裡弄的鐵來捨得用在爐子上,要是能買上幾把橫刀就好了。”
劉永浩說:“好,我下次去說說。糧食出海,睜一眼閉一眼,這鐵器出海要是被抓到,就怕那山上敢做不敢做。”
劉永陸說:“既然敢賣糧食給白龍尾,就是求財,求財就得膽子大,只要價格合適,就沒敢做的。”
“我就擔心,現在生意越來越好,海上會有人盯上,安南那邊遲早有人眼紅,有刀子才能守得住銀子守得住糧食。這邊,也得和黃毛鬼商量商量,看看哪個願意換把火銃給我們。”
劉永浩說:“運力是個問題,從埡口到島上,一百多里,每次去三人最多隻能負重三五百斤,要想辦法再弄點馬匹,就是這邊需要銀兩,那邊需要銀兩,哪裡跟得上。”
劉永陸說:“此次大米全部要賣與海上,換的銀兩,大米上次已都嚐鮮,給家人們發點紅薯幹。當務之急是要銀兩來發展,否則一旦安南那邊來人,我們就落得個竹籃打水。”
迎著帶著腥味的海風,劉永陸的心中不是像族人眼中那樣鎮定自若,他深知,沒有足夠的力量在這裡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他這一支族人,由於在島上幾乎沒有田地,全靠海里謀生。
他帶著一些男丁,駕著漁船半漁半盜,販賣私鹽,深知安南海防那邊海盜的習性,不因三島均是京族就饒過三島,一旦得知三島有利可謀,必將合謀圖三島。
安南海盜進攻三島,清朝海防肯定坐視不見,只怕是三島又被劫掠一遍,婦女被虜。
此時買賣發展甚好,阮姓不少族人也參加進來,若再發展一段時間,有銀兩購置火銃、刀箭,阮劉兩姓齊心,自保足以。
劉永陸不求功名不求發財,只求三島父老能吃的飽飯,安穩度日,兒孫不必拿命在海上拼搏。
如果讓劉永陸選,他寧願選做一個安分守己的漁家,憑著他能吃苦的性格,養活一家也不成問題,但隨著劉家這支所有的田地的退化,他只能險中謀生。
當他挑頭帶著劉家子弟出海,他就知道,劉家長輩已經將這一支劉家的身家性命交與他手上。
時不由己,身不由己,自己想安穩,安穩不起來。他有時候在想,山上莫非也有人與他一樣,想安穩,也不得安穩,不折騰不活。
三島的祖先大約在公元16世紀初由越南吉婆、塗山沿海一帶,以打魚為生,也就是明正德年間,劉、阮二姓祖先在北海灣追捕魚群時無意來到現在的京族三島之一的巫頭島,見這裡風景優美,魚群眾多,是天然的優良漁場。
他們見島上無人居住,也沒有官方管轄,便在這裡定居下來。
劉姓、阮姓在這裡居住後,覺得魚肥草美,又沒有苛捐雜稅,猶如世外桃源一樣。他們就又派人回到家鄉,將黎、李等幾大姓的人也叫來此島生活。
長期以來,京族人都是以下海打魚為生,在農業方面非常落後。
一方面是農業生產技術水平落後。
另一方面,海島土質因為是沙土,也不利於水稻這類農作物的生長,只能種植一些紅薯、芋頭等少量作物,根本滿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