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買了我吧 (第1/2頁)
貓貓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知問道:“範大人會來百步縣嗎?咱們縣也有很多人家遭了災,到了年底估計吃的都沒有了,年底稅收要怎麼辦?”
小廝搖搖頭,這些他還真不知道。
見李大舅已經交接結束,在邊上等著。
張知將李大舅幫忙提的籃子遞給小廝,“一點心意,這籃子裡面的東西麻煩你轉交給董管家。”
她又將一個樸素一些的罈子搬出來,“這一罈秋梨膏,專門給你的,早上起來衝一碗暖身子,對嗓子好。”
維持良好的關係,要有來有往才行。
小廝笑嘻嘻地接過,“你有空就來縣城,我有新訊息了就告訴你。”
張知表示明白,和小廝又聊了幾句,道別離去。
四人一路走到中心大街,李大舅買了兩麻袋穀子,又屯了十斤鹽。
路過米糕鋪子的時候,他堅持買了三十二個米糕,難得來一次縣城,除了自己幾個人吃的,還能帶一些回家去。
經過城門口的時候,恰好有兩個衙役在張貼告示。
張知不顧張信水的阻攔,爬下板車擠進難民堆裡。
張信水緊跟其後,拽住張知後衣領,小聲唸叨,“知了,你不聽話,回去你爺打你的啊~”
爺爺才捨不得打她呢!
張知不理她爹,踮起腳尖看公示牌上的公告,一字一頓地念道:“明道三年秋,長海長浦兩縣造水災……現可歸鄉……或落戶籍於百步縣……”
有人想上前拽張知,被張信水擋住了,只能高聲問道:“唉,小姑娘,上面寫的啥?啥意思啊?”
張知簡單解釋了一下,“欽差大臣來了,你們可以返鄉啦,回去有賑災糧,不願意回去的,可以在百步縣落戶。”
難民們瞬間開始吵吵嚷嚷起來,擔心誤傷張知,張信水抱起張知就跑。
兩輛牛車在響水村分別,恰好遇到中午放學的大娃二娃,將竹筐疊起來,正好能坐得下。
張老頭和老王氏正在菜地裡拔草,這幾天來賣藥草的人少了些,畢竟山裡的東西也不是取之不盡的。
“爺,奶,飯好了嗎?”二娃歡騰地跑進菜地裡,幫忙拔草。
“你金嬸子她們正在做了,你咋一天就知道吃?”老王氏站起身,將手裡的草喂進牛嘴裡。
金氏和同鄉的兩個婦人負責建房工人的大鍋飯,因為灶臺不富裕,老王氏也懶得另做,老張家人跟著一起吃大鍋飯。
小李氏給幾人晾了水,她端了一碗給張知,“你外公他們賣秋梨膏順利吧?”
“順利,好多人預定嘞,約好了二十天後一起去縣城。”
說了一早上話,確實有些口乾,張知端起碗小口地抿著,是秋梨膏衝的水,甜絲絲的。
簡單吃過午飯,金氏三人在廚房裡收拾碗筷。
張知道:“嬸子,長海縣新縣令到了,今天回來的時候,城門口貼了告示,大家可以返鄉了,欽差大臣帶著大批賑災糧,回去也不用擔心沒東西吃。”
另外兩個嬸子滿臉激動,唯獨金氏皺著眉頭。
張知還以為她擔心路上的糧食問題,她又說道:“你們不用路上糧食的問題,我和爺爺商量過了,你們進不去縣城,家裡屯的糧食賣給你們一些帶在路上吃,就以縣城現在的糧價。”
另外兩個嬸子激動地對張知連做了幾個揖,“多謝張小姐,多謝張小姐……”
但旁邊的金氏還是沉默著不說話。
等灶房的活計忙完,另外兩個嬸子都走了。
金氏手指捏了捏圍裙,“噗通”一聲跪在了張知面前,“小姐,你買了我吧!”
張知本來就在等著金氏解釋,要是有什麼苦衷,自家能幫一把就幫一幫,但金氏這一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