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無忌YWJ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明軍的三艘蓋倫船,也是彈痕累累,沒好到哪去。

這一仗,勉強算是平局吧,最多算明軍小勝,大部分紅毛人的僕從船,被留下了。或被擊沉燒燬,或被俘虜。

回到廈門島,篔簹港中桅杆如林,長長短短,破破爛爛,此處已成戰後維修港。碼頭邊上,一列列垂頭喪氣的戰俘正正被押往軍營看管。這些人衣衫襤褸,大都操廣東口音,間或也有冒出一兩句閩南語的。

兩排將官面對面坐在大營中,主帥席位上,一臉無所謂的武將,正是孫五七。

左面一排坐的是本地軍將,水陸軍都有,為首高大強健,方面闊嘴,虯髯花白,面色桀驁;右邊坐的全是客將,以沈壽崇、布魯諾和一位戴著黑麵甲的無垢軍官為首。

這奇怪的格局,源於前幾日的一場爭執。如果紅毛鬼來襲,指揮權歸誰的爭執。

“賢侄,你還年輕霍,這麼多寶貝新船霍,還是交給阿叔來指揮啦!胡建沿海的水文霍,和你們北方的不一樣咧!安啦!藕和你爸爸是好盆友啦!”

作為客軍主將,沈壽崇原先的任務只是帶隊拉練,完成移民罪民到大員的任務,沒想到拉練竟然變成實戰,一干新軍將領都在摩拳擦掌,演練陣型。隨後,本地將官上門就來奪權了。

,!

對方是福建水師副總兵,級別略高於沈壽崇,且戰事在人家主場,按理說要客隨主便。但這支艦隊身負皇帝密令,根本沒有理睬對方的必要,何況新船、新炮、新戰法都是最高機密,決不允許外洩。

也是這些寶貝,引來了對方的覬覦。

大明不重水師,就連清剿倭寇的戚家軍,實際也是陸軍。所以水師都很窮,裝備很普通,看到這豪華艦隊,難免眼紅,皇帝的船又怎樣,還不是用來打仗的,小侄兒你能用,阿叔我為何不能?

那虯髯花白的本地阿叔,名叫俞諮皋,他確實是沈壽崇的爸爸沈有容的老戰友,至於他自己的爸爸,名頭就更響了。俞大猷,俞龍戚虎的那位俞大猷。

俞龍還在戚虎的前面,不只是因為俞大猷年紀比戚繼光大了兩輪。論個人武藝與征戰經驗,其實俞大猷還更勝一籌。年少時,俞大猷是個武痴,單槍匹馬敢去少林寺踢館。後來戚家軍取明刀與倭刀之長,改良為戚刀,用的也是俞大猷結合棍術而研發的新刀法。另外鴛鴦陣與車營戰術,據說俞大猷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前者參考過西南少數民族的刀陣,後者用於抗擊蒙韃,這兩處都是俞大猷征戰過的地方。

俞大猷很會打仗,很不會做人,所以一生都在南征北戰。打仗、升官、彈劾、罷黜、重啟、打仗、升官、彈劾成為一種死迴圈,迴圈到死。他過世前,還受到過徵召,但,實在打不動了。他一生剛直清廉,功勳累累,卻不如戚繼光那麼適應官場,沒能如何蔭萌家人。舉個栗子,俞大猷過世之後三十年,俞諮皋才考上的武舉。

對比一下王好賢,弄弄斜教都能當上武官,不要太簡單。

父親打仗的本事,俞諮皋應該繼承的不多。不會做人這塊,俞諮皋不遑多讓。在另一個時空,他被鄭芝龍擊敗,頂罪論死,隨後俞家人遷離福建,消失在歷史的視線之中。

明末打敗仗的將軍多了去了,直接被咔嚓的,也就可憐的幾個。君不見某位左大帥,敗仗越打越多,官位越升越高。

眼下俞諮皋露出不會做人的一面,沈壽崇尷尬了,他也是純粹的武將,不大會處理這種局面。

“這新船新炮,要用泰西教官的新戰法,若是瞎指揮,弄壞了誰擔當得起?”

沈壽崇身後咋咋呼呼衝出一名副將,刀疤臉、短絡腮鬍。

俞諮皋斜視了此人一眼,毫不為意

“林北(老子)擔不起,你就擔得起?”

“本伯爺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
關於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穿越成杜荷,原以為能享受富家子弟的生活,沒想到時間是貞觀十七年,跟著李承乾謀反失敗的日子。而且他們謀反的事馬上就要洩露!結果是被處以極刑!杜荷頭七沒過,美豔的公主媳婦就要改嫁?還給別的男人生了3個大胖小子!孰可忍,杜荷不能忍啊!他一定要逆天改命,絕不能當大唐第二個綠帽王!
歷史 連載 39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