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無忌YWJ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堂,紛紛擾擾,皇帝準備接見泰西傳教士使團,許多大臣卻覺得規格過高?

憑什麼,他們連一個郭嘉都無法代表?

一根冷箭突如其來。

“臣給事中霍維華,有奏彈劾”

校哥兒皺起了眉頭,朕最討厭聽彈劾了。然而,老孫此時,遞上了一個奇怪的眼色。

“朕不愛大臣互相彈劾,干擾政事,霍卿簡單說吧”

“臣彈劾的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公公”

校哥兒虎軀一震,面色卻是木訥不喜。

“王安公公乃是三朝元老,門徒遍佈宮內,此前已掌管東廠,若再接司禮監掌印,恐權柄過大,此為不妥;兩位大行皇帝國喪不久,王公公此時卻縱情山水,此為不敬;王公公交遊廣闊,常以詩文結交大臣,違背祖制,此為不慎。”

“王大伴忠心侍奉父皇多年,亦是赤誠待朕。霍卿此意,要朕如何”

“王公公德高望重,請陛下慎重任用,不可任由大權獨攬,有錯還需小加切責”

校哥兒仍是搖了搖頭

“朕與王大伴,自幼情深。再者,內臣任免,自與外廷無關,霍卿不必勸諫了。”

不過麼,校哥兒還是多問了兩句

“說王大伴結交大臣,朕自是不信。諸位閣老,意下如何”

校哥兒的眼神很直接,劉一燝不好對視,卻又不得不回答。

“正直大臣,怎可結交內侍?”

韓爌的回答就好多了

“內廷自有陛下安排,無需臣等置喙”

其他閣老皆是附和稱是。

校哥兒又望向青袍嘴炮區,這滿朝正人,竟也無人開口。

不是別人,是你們口中堪稱賢人的王公啊。

好吧,你們都很高潔。

第二日,王安公公的辭書又來了。言辭更加謙卑,文采更勝一籌。

“奴才已老邁,侍奉三代帝王,早已力不從心。懇請陛下體諒,放奴歸隱,悠遊山林,不枉此生”

這反應,應該是有人連夜通報了。

於是校哥兒甚為感動,親手蓋下了准奏印章。

這不是校哥兒准奏的唯一一封辭呈,另一封是戶部尚書李汝華的,老尚書的病,看來是好不了了,京師大醫院的診斷書皇帝看過了,非常不樂觀,老人家的心願是落葉歸根,校哥兒當然是含淚准奏。

次日不上朝,但當值的閣老們,都收到了宮內的旨意與通報,還附上了李尚書與王公的辭書。

感念於李尚書的幹練勤敏,兢兢業業,準其辭呈,授予太子少師榮稱,蔭萌其子,衣錦還鄉。感念於王大伴的高潔節操,準其辭呈,授予太子少保榮稱,賜田千畝,衣錦還鄉。

李尚書年輕時硬懟福王,為國節流;遼東戰時強勢撥款,力保郭嘉收支,種種功勳,舉世矚目。這一對比,反顯得王公公備受厚待了。況且,內侍閹人嗎,士人們連提上一嘴都覺得有失身份。

聖旨還提到了宮內新任命:任命魏朝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兼大內總管;劉時敏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掌統管宮內文書及秘書室;塗文輔為司禮監秉筆副太監,掌東廠;董若海為御馬監太監,掌淨軍;王體乾為神宮監太監,掌灑掃及宮廷核查。曹化淳為司設監太監,掌營造。李永貞為直殿監太監,掌西廠。

宮內開始變天,朝堂還有一個戶部尚書的實權空缺,惹人關注。

-----------------

西苑,御書房。

“行文簡淺顯,做事誠平恆”的對子之下,畢懋良若有所思。

皇帝召他單獨奏對,都懂什麼意思,李汝華尚書歸隱,他就是最佳人選。

尚書歸隱,侍郎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簡單2023
關於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滿朝斥謾誓滅胡,天軍浩浩出邊隅!經天緯地何足道?薩爾滸下血一湖。我,王九;穿越大軍最普通的一員,也是明末戰場上最不起眼的一名小兵。歷史家筆下的明末是殘敗的,可史書涼薄,載不了千萬人吾往矣的風骨。我真實身處明末,投身戰場,它便是我的國,它就是我的家。大明江山風光豔麗是真;好勇鬥狠,人命如草是真;將士熱血灑江河是真。“可王九無悔,大明有我,亦快哉!”
歷史 連載 218萬字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水中墨印
關於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我叫洛塵,我穿越了。沒錯,本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休伯利安甲板清潔工而已。但為什麼我會穿到崩壞三的世界裡啊!雖然能和熟悉的她們一起生活,但這真的是我認識的崩壞三嗎?怎麼這麼離譜啊喂!
歷史 連載 19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