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錢從哪來 (第2/2頁)
雨沐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叔,你說咱村賬上也沒啥錢了,再不想法就揭不開鍋了。”天成心裡急呀。
“你是做生意的,還問我,你小子辦法多,可別掖著藏著。”
“有個事我不理解,咱村西南地那二十多畝池塘是咋回事,按理說,那是村裡的集體土地,集體財產,聽說很多年前租給村民了,這麼多年了賬上也沒見他們交租呀。這是老黃曆,你應該比誰都清楚吧。”
天成說的池塘,原本是一片鹽鹼地,也是溼地,夏天有水的時候長滿蘆葦,乾旱的時候土地幹得裂縫,啥莊稼也長不成。小時候放了學,天成和小夥伴們經常往蘆葦叢裡鑽,玩捉迷藏,弄得滿身是泥,回家少不得捱揍,但好了傷疤忘了疼,那片蘆葦給了他和小夥伴們無盡的歡樂和夢想。後來,村裡租給村民養魚,挖掘機突突的冒著煙,沒多久,十幾個池塘便誕生了,池塘裡抽滿了水,十幾家租戶合夥請了個師傅,專門教授大家怎麼養魚,以鯽魚為主,以後就經常見人坐在池邊撒魚食,池子裡經常盤踞著增氧機。冬天快過年的時候,魚也該上市了,幾十個人穿著連體皮褲,下到冰冷的池塘裡,拉著大網,沒多久,網收起來,成千上萬的魚就被兜了出來,白花花的魚肚子在陽光下格外耀眼,那些日子,整個村子都感覺到了濃濃的年味。
“那是二十來年前,村裡租給這些人,當時租金不高,一年也就2000來塊,剛開始人家挖坑請師傅買飼料,也投了不少本,但賺的不多,最近這些年生意可能好了。當時籤的合同時間長,20年,30年的都有,有些家已經到期了,有的沒到期轉租給別人的,這會生意好了更不願退給村裡,村裡漲租金吧,人家肯定不同意,趕人家走吧,肯定得罪人,都是鄉里鄉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上幾任支書都不吱聲,這事就拖著,不過老百姓怨言也不少,佔著村裡的地,鼓著自己腰包。”勝叔向數家常一樣,娓娓道來。
很明顯,這是塊硬骨頭,牽扯的人家多,再加上歷史原因,人情世故,這就像一張網,用力捅破,再繡美麗畫卷,捅不破,作繭自縛,苦海無邊。
“您老有什麼妙招嗎?您可是咱村的百科全書呀。”
“咱還是開會研究研究吧,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嘛。”勝叔笑道。
:()鄉村振興之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