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周襄王二十年,襄王在踐土慰勞晉文公後返回周都,諸侯們也各自回國。

衛成公懷疑歂犬的話,派人暗中打探。探者見元咺奉叔武參加盟會,名字還在盟書上,沒來得及細察,就急忙回報衛侯。衛侯大怒道:“叔武果然自立為君了。” 大罵:“元咺這個背叛君主的賊子,自己貪圖富貴,扶立新君,還派兒子來窺探我的動靜,我怎能容你們父子!” 元角正要辯解,衛侯拔劍一揮,元角的頭就落地了。真是冤枉啊!

元角的隨從慌忙逃回,將此事告知元咺。元咺說:“兒子的生死,是命運啊!國君雖然辜負我,我怎能辜負太叔呢?” 司馬瞞對元咺說:“國君既然懷疑您,您也應該避嫌,為何不辭去職位離開,以表明您的心跡呢?”

元咺嘆息道:“我若辭去職位,誰和太叔一起守護國家呢?殺我兒子,這是私怨;守護國家,這是大事,怎能因私怨而荒廢大事,這不是臣子報國應有的道義。” 於是他讓叔武寫信給晉侯,請求恢復成公的君位。這就是元咺的可貴之處,此事暫且放下。

再說晉文公接受冊封回國,虎賁之士拿著弓矢,前後護衛,氣象非凡。進入國都那天,一路上百姓扶老攜幼,爭看晉文公的威嚴儀態,帶著食物和酒水迎接軍隊,讚歎聲不斷,都誇讚 “我們的主公是英雄”。人人臉上洋溢著喜色,都說 “晉國要興旺了”。正是:

扞艱復纘文侯緒,攘楚重修桓伯勳。

十九年前流落客,一朝聲價上青雲。

晉文公上朝接受祝賀,論功行賞,以狐偃為首功,先軫次之。將領們問:“城濮之戰,設奇謀破楚軍,都是先軫的功勞,現在為何以狐偃為首功呢?”

文公說:“城濮之戰,先軫說:‘一定要和楚國作戰,不要錯失戰機。’狐偃說:‘一定要避讓楚國,不要失信。’戰勝敵人,只是一時的功勞;保全信用,卻有萬世的利益。怎麼能因一時之功而超過萬世之利呢?所以狐偃排在前面。”

將領們都心悅誠服。

狐偃又上奏:“先臣荀息,死於奚齊、卓子之難,忠誠氣節值得稱讚,應該錄用他的後人,以激勵臣子的節操。”

文公准奏,於是召荀息之子荀林父為大夫。

舟之僑正在家中陪伴妻子,聽說晉侯快到了,趕到半路迎接。文公下令把他囚禁在後車。行賞完畢,讓司馬趙衰議定他的罪行,應當斬首。舟之僑陳述妻子生病,請求寬恕,文公說:“侍奉君主的人不顧自身,何況妻子呢?” 下令斬首示眾。

文公這次出兵,第一次斬了顛頡,第二次斬了祁瞞,這次又斬了舟之僑。這三人都是有名的老將,違抗軍令必被誅殺,毫不寬恕,所以三軍敬畏服從,將領們聽從命令。正所謂:“賞罰不明,百事不成;賞罰若明,四方可行。” 這就是文公能稱霸諸侯的原因。

文公和先軫等人商議,想增加軍隊名額,以增強國力,但又不敢和天子的六軍相同,於是假稱增設 “三行”。任命荀林父為中行大夫,先蔑、屠擊為左右行大夫。前後三軍三行,實際上就是六軍,只是避開六軍的名稱罷了。

從此晉國兵多將廣,天下沒有比它更強的。

一天,文公上朝,正和狐偃等人商議曹、衛兩國的事,近臣奏報:“衛國有書信送到。”

文公說:“這一定是叔武為兄長請求寬恕。” 開啟一看,信上寫道:“君侯如果不使衛國社稷滅亡,答應恢復原來的國君,全國臣民都翹首盼望您的高義,希望君侯早作打算。”

陳穆公也派使者到晉國,代表衛、鄭兩國表達悔罪自新之意。文公於是給兩國回信,同意他們回國,並告知郤步揚不必領兵阻攔。叔武得到晉侯寬赦的訊息,急忙派車馬到陳國,迎接衛侯。陳穆公也派人勸衛侯回國。公子歂犬對成公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簡單2023
關於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滿朝斥謾誓滅胡,天軍浩浩出邊隅!經天緯地何足道?薩爾滸下血一湖。我,王九;穿越大軍最普通的一員,也是明末戰場上最不起眼的一名小兵。歷史家筆下的明末是殘敗的,可史書涼薄,載不了千萬人吾往矣的風骨。我真實身處明末,投身戰場,它便是我的國,它就是我的家。大明江山風光豔麗是真;好勇鬥狠,人命如草是真;將士熱血灑江河是真。“可王九無悔,大明有我,亦快哉!”
歷史 連載 218萬字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水中墨印
關於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我叫洛塵,我穿越了。沒錯,本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休伯利安甲板清潔工而已。但為什麼我會穿到崩壞三的世界裡啊!雖然能和熟悉的她們一起生活,但這真的是我認識的崩壞三嗎?怎麼這麼離譜啊喂!
歷史 連載 19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