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大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齊湘家的相簿裡, 還留著他們兩家離開部隊前, 在招待所的白茶花前照的全家福呢。
齊寧看著那片平整寬大的操場, 想起跟阿含的夜聊。
那時候,他們一家離開野戰團時, 副團長和副政委帶著剩餘的200餘名官兵, 就是在這裡, 為老團長送行, 敬了最後一次軍禮。
想到這裡,她心裡有些傷感,她彷彿還能感覺到,那一日,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氣息。
&ldo;我們去招待所看看能不能住人。&rdo; 鍾策開口。
他畢竟是重活一世的人,不像齊家姐妹那麼興奮、一路嘰嘰喳喳。
但是他喜歡看她們熱熱鬧鬧的樣子,就像一個老父親,看著可愛活潑的女兒一樣。
不過重要的事兒他可不會忘記提醒大家。
如果這裡不能住人,那麼他們今天就得返回鎮上,那麼等會就得把握好回去的時間。
聽他這樣一說,四人就好奇的往招待所走去。
進了招待所的大門,四個人一看,地上是打掃過的,看起來乾乾淨淨。
格局也和以前一樣,一成沒變。
就連那些灌木叢和那幾株山茶花,因為沒怎麼修剪,也長得格外茂盛蔥蘢,原生態畢露。
壩子靠圍牆那邊,有一個正在曬龍眼乾的阿姨,拿著耙子在那裡翻龍眼,聽到動靜,回過身來,問道:&ldo;你們找誰啊?&rdo;
這四個面生的陌生人,長得比本地人白多了,尤其那兩個姑娘,細皮嫩肉、五官秀氣,明顯是外地人、甚至外省人的樣子。
&ldo;阿姨,請問這裡還是招待所嗎?可以住人嗎?&rdo;齊寧問道。
&ldo;可以住人啊,要給錢的。&rdo;阿姨說道,對他們更好奇了。
這裡幾年前還是部隊的招待所,那些當兵的撤走之後,這麼多好房子都成了附近村民和村委的。
村裡商量了一下,覺得這個招待所還是要保留的,不過小地方,來的人也不多,所以也沒有像那些當兵的搞得那麼正規制度化。
本地人知道的多,來了親戚朋友不夠住,是會帶到這裡的,反正來一個收一個的錢,不來她們繼續做自己的活。
這裡可比他們的潮濕的土牆瓦房好多了,都是部隊的工程兵建設的。
就拿招待所的兩層樓來說,基底牆面是大塊大塊堅硬的花崗岩石,上面是特製的灰磚壘的牆,特製寬大屋瓦。
這樣的花崗石、灰磚、建制瓦,軍團專供,外面根本買不到,也沒錢買。
進了屋,地板是水磨石的,要多氣派有多氣派。
最方便的,是自來水、還有衛生間。
以前哪裡想到,這樣的房子,能給他們住呀。
此刻,兩個長得很高的後生仔和兩個漂亮的細妹,居然知道這裡是招待所,他們是什麼人?到這裡是幹什麼的?
那個黑黑胖胖、長得很矮的阿姨對他們非常好奇。
四個人非常高興,這樣就可以在這裡好好的呆上幾天,把他們小時候的角角落落都走遍。
於是齊寧帶頭走過去,高興的說:&ldo;阿姨,那我們要兩間房,我跟我妹妹一間,他們兩個男生一間。&rdo;
&ldo;可以的,不過你們是誰呀,從哪裡來的?&rdo;
&ldo;阿姨,我們都是從外省來的。以前這裡是部隊,我們小時候在這裡長大的,現在回來看看小時候的地方。&rdo;齊寧笑眯眯的。
她性格開朗大方,很會跟人打交道,現在她是四個人裡的長姐,當仁不讓的出面說話。
&ldo;哎喲,哎喲,波蝶壓哦。&rdo;那個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