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從上次康慈那件事一鬧騰開來,可真是讓奕欣和咸豐皇帝這對本應親密無間的兄弟之間產生了巨大的裂痕。那裂痕之大呀,簡直可以塞進一顆雞蛋去!自此以後,他們倆就如同吵翻了天的小兩口一般,關係徹底破裂了。
自那時起,咸豐皇帝每次看到奕欣時,不管從哪個角度瞧過去,心裡總是覺得彆扭極了,橫豎都看著不順眼。而且,他對奕欣的防備之心更是日益加重,簡直比那高聳堅固的城牆還要厚實幾分。哪怕一直到咸豐皇帝臨終之際,他都未曾再給過奕欣一絲一毫的好臉色。
然而,要知道這世上有能耐的大臣多如繁星,數不勝數。就算少了奕欣這麼一號人物,對於咸豐皇帝來說,那也是絲毫不會感到驚慌失措的。只見他心中暗想道:哼,既然你這般惹朕不快活,那朕就索性去找個更為順心如意的臣子來重用好了!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咸豐皇帝便成功地尋覓到了另外一位令他滿心歡喜的“心頭好”——肅順。每當咸豐皇帝望向肅順的時候,他眼中流露出的盡是滿滿的滿意之情,彷彿眼前之人就是他找尋許久、失而復得的珍貴寶物似的。
愛新覺羅·肅順於 1816 年呱呱墜地,猶如一顆剛剛破土而出的新芽,散發著新生的氣息。他可是大有來頭,乃是清朝初期威名赫赫的鄭親王濟爾哈朗的七世孫,根正苗紅、血統純正的宗室親貴出身。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母親竟是鄭親王烏爾恭阿從茫茫人海中如淘寶般尋覓而來的回女。如此特殊的身世背景,著實讓人覺得饒有趣味。
想當年,民間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但凡妾室所生之子,皆被視為閒散宗室,如同“宗室裡的編外人員”一般,地位略顯尷尬。而肅順恰恰就是處於這種境況之下,封爵這件事對他而言,幾乎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待到成年之後,他依然居住在西四牌樓的劈柴胡同之中。那個地方,房屋簡陋至極,簡直與現代社會所說的“蝸居”毫無二致。平日裡,他只能依靠那少得可憐的微薄收入勉強度日,生活狀況可謂是一貧如洗,日子過得異常清苦。
他在家中眾多兄弟裡排行第六,因此大家都十分親暱地稱呼他為“肅老六”。然而,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那位嫡出的兄長端華。這端華可不得了,乃是由嫡福晉所生,身份尊貴無比。待到鄭親王的爵位順利傳承之時,其風光無限、榮華富貴之景象,真可謂是當之無愧的“人生贏家”!
每當肅順將目光投向自己,再轉頭瞧瞧那高高在上的嫡兄時,心中便會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滋味。那種感覺,就彷彿像是生生吞下了一顆酸澀至極的檸檬一般,酸溜溜的,令人難受不已。
時間匆匆流逝,轉眼間來到了 1836 年。此時的肅順已然年滿二十歲,經過一番努力和機緣巧合,總算是勉強獲得了一個三等輔國將軍的爵位。乍一聽起來,這個爵位似乎頗為威風凜凜,但實際上呢?他不過只是侍衛處的區區一名“小保安”罷了。
每日裡,他所要從事的工作無非就是跟隨著大部隊四處溜達炫耀一下,到了檢閱之際,則老老實實地站好崗哨。他的職責就如同“執森親軍以供導從,大閱則按隊環衛”這般描述一樣,說得直白些,也就是一個體型稍大一些的“門衛”而已。
然而,肅順絕非一個甘願平凡、碌碌無為之人。在他內心深處,湧動著一股強烈的力量和決心,這種勁頭遠超常人。他對待讀書可謂極其刻苦,廢寢忘食地鑽研學問,同時對朝政大事更是密切關注,絲毫不敢懈怠。如此這般堅持不懈了十餘年之久。
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他深入思考著自嘉慶帝之後,國家為何會每況愈下,變得越來越糟糕,而又應當採取何種措施來重振朝綱,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經過長時間的思索與觀察,他心中所形成的種種見解和想法,遠比其他人更為深刻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