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驚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月初,應樂應邀去參加一場行內研討會。
與她一起同行的還有景藍科技的李博士。
地點定在西藏大飯店,一個兩百人的會廳裡,應樂和李進一起見到了主辦方。這次全國各各地的一些大佬都來了,他們也忙著認識人,介紹自己的業務,互相勾兌一番。
“我確信很多吃資訊差壁壘的,但是可以結構化以及唯熟手爾的技能,會面臨強烈的挑戰,很多行業已經沒有存在必要性了,未來只屬於頂尖選手,一般的熟手爾級別的,都會失去機會,其實很多行業就是訓練後的成熟度問題,3萬小時定律罷了,先進AI可以淘汰這種3萬小時定律構建的體系,其實很多職業都是熟手爾罷了。”
當會場有人丟擲這個話題後,許多人都認真激烈的討論起來。
“……”
“…一個會提問的小孩,在某些需要專業訓練十幾年的職業領域,甚至比那些自認自己是老司機的人更專業,那傳統的三萬小時培養技能定律就不存在了,會思考會提問會琢磨突破性問題會變成新的關鍵技能,知識從輸出考核價值變成輸入考核,不會提問的人會變成白痴,訓練提問技能會變的優先,熟手的價值不存在了,甚至很多准入執照也沒有必要了,你再熟你有龐大的ai資料庫熟?未來簡直沒法想!”
“我個人認為,能提出好問題,也需要大量的深厚的積累,而不是單純依賴個體的偶然性差異。所以,3萬小時定律依舊存在,但方向可能不一樣了,需要更廣博,更細緻,更有聯想力的大資訊量訓練!”
應樂沒有主動發表意見,不過她和李進對視一眼,都覺得這場會議來的太值了。
兩個小時很快過去,應樂和李進分道揚鑣之前,簡單總結了一下。
“李博士,看得出來,行業的瓶頸一直存在,但很快,說不定我們就要面臨大變革了。”
“你說的沒錯,今天過後,我要和底下人好好研究一下未來的方向,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去做。”
應樂點頭道別。
景藍她不太擔心,反倒是樂盈這邊,必須慎重對待,她知道樂盈的底層邏輯就是吃資訊差,今天一場會議,如醍醐灌頂般,讓人重新思考未來。
今天有句話,讓應樂印象深刻。
釋放生產力,解放想象力!
很多人以為的文學藝術,反而是最先受到衝擊,這種突破性,恐怕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樂樂,吃飯了嗎?今天中午吃這個!”
陸明知的微信發來一張照片,他和公司的人一起吃的中餐。
這種學生時代才有過的黏糊勁,最近有被他重新拾起的跡象。
應樂沒有覺得粘人,不過,她知道陸明知是在用各種細節籠罩她的每一個時間點,有種被他陪伴左右的感覺。
“嗯,我已經吃了。會餐,有吃了我喜歡的雜糧鍋巴,還有排骨湯。”
一來一往,應樂放下手機後,才發動車子回公司。
四月是各級政府部門集中釋出最新專案政策的時間,應樂參加了程文富給專案組員工開展政策解讀的培訓。
今年他們按照分組進行角逐,除了本來的專案提成,會有應樂給的獎勵,還是按季度發放的。
所以,所有人都幹勁十足。甚至到了應樂主動勸說他們不要多加班,把握好工作和生活的分寸,不能緊繃著一根弦,要懂得一鬆一弛。
結果被劉子昂說:“樂姐,我們只想發財,休息是什麼,我們才不在乎!”
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應樂首先開啟了生鮮包裹,自從搬到新家之後,他們再也沒有主動去買過菜,反而有管家會按照他們的食譜每天定時送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