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第1/2頁)
遍地滄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大娘會裁剪,家裡有縫紉機,一見趙傑英這麼說,就明白了意思,自己主動攬了過去。
&ldo;那就謝謝二嫂了&rdo;。
&ldo;老三,你不用這麼客氣,咱們妯娌之間,還說這些話幹什麼。你的性子就是太綿軟,遇上什麼事兒不知道撒潑,總是吃虧&rdo;。
二大娘兜裡總是揣著皮尺,就給林駒量了尺寸。
外人走了,林駒也去備課,準備明天給老師們上課。
屋裡剩下了趙傑英和林馳。
&ldo;老二,明天留意著點兒,給你爸捎個信兒,把老四的事兒告訴你爸。&rdo;
&ldo;另外記著點兒,過年殺豬的時候,去請你裴大爺。對咱們有恩的,千萬不要忘了人家&rdo;。
&ldo;媽,我記住了&rdo;。
第二天一早,二大娘把衣服送來,林駒叫二大娘轉告一下,說自己今天在家備課,準備晚上給老師們上課,就不去上學了。
學校裡的老師,除了二大娘幾個人之外,都是民辦教師。沒有商品糧,不領公家的工資,只是大隊到年底的時候給點錢,一個月也不過十來塊錢。
有的時候大隊沒錢,就給一些糧食頂帳。大隊經濟狀況不好的,民辦教師的報酬,也有一欠好幾年的。
民辦教師,其實就是多少有點兒文化的農民,白天都有自己的課,想要學習,就只有晚上能夠集中起來。
從前年恢復高考之後,對於教育重視起來,民辦教師們也有了學習提高自己的勁頭。
備課只是林駒的一個藉口,看一下課本,準備一下教案就行了,剩下的就是臨時發揮,林駒也能輕鬆應付。
林駒在倉房裡翻了半天,找出了家裡的水褲、大錘和魚簍,就去了二道河。
今天,他要去二道河抓魚。
林家堡一面靠山,三面環水。二道河環繞著林家堡蜿蜒而過。
林駒家距離二道河只有五十來米,不過,這一帶水比較淺,水流也比較急促,魚不多。
林駒就扛著大錘向上遊走去,很快走了一里來地,到了長汀。
所謂的&ldo;汀&rdo;,就是水比較深,流速比較緩慢的地方。
長汀就是魚類比較集中的地方。
林駒在河邊坐下,點著了一支煙。
二道河發源於二百多公里外的紅石山,流經林家堡,注入綠江,最後隨綠江流入黃海。
二道河魚類資源豐富,有上百種魚類。
比較常見的是白漂子、青鱗之、穿聽子、胖頭魚、河泥鰍、嘎牙子、沙咕嚕子、鯽魚、花鯽子等等。
此外還有甲魚、螃蟹、蝲蛄等等。
根據魚的習性和季節不同,抓魚也有不同的方法。
最為簡單的,就是踩魚。
對了,就是在水裡面,一邊走,一邊用腳踩。
這種方法,只適合於抓沙咕嚕子魚。
這種魚習慣於隱藏著河底的沙子裡面,只要腳踩上了,彎腰把魚抓上來就行了。
這種方法,只適合夏天。春秋水太涼,冬天河裡封凍,都不適合。
夏天漲水的時候,水流湍急,水裡的泥沙增加,魚就會躲到最靠近岸邊的地方,這個時候抓魚,叫做撈魚。
只要拿一個筐,伸下去一撈,基本上就沒有空著的時候,運氣好的時候,一兩個小時就能撈個幾十斤。
不漲水的時候,可以下亮子。
用河裡的河卵石砌牆,從兩岸開始,砌成一個v字型。用柳條或者杏條,編一個魚籠,裡面有一個倒刺的機關,魚進去了就很難出來。放在最狹窄處,就不用管了。
一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