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來楚孤城被關押入牢後,齊王並沒有袖手旁觀,一直在暗中調查此案,終於讓他找到了證據,那女子根本不是逼婚出逃,也不是什麼良家婦女投靠親戚,她本是太原府一家青樓裡面的姑娘,在當地也算有些小名聲,大約兩個月前,被人贖了身,自那之後便沒人見過她,再出現之時,已是在京城之中。
老鴇、龜奴甚至是當初一起營生的姑娘都被齊王帶到了京城,當著所有人的面親自指證那女子身份,確鑿無疑。
除此之外,一併帶來的,還有當日曾路過楚府的一名送菜小販,他親眼看到女子離開楚府時整整齊齊,神色從容,並無一絲衣衫不整或者慌亂不堪,無論怎麼看都不是逃出來的樣子。
那女子沒想到會有人查到自己的身份,頓時慌了心神,沒幾下就被齊王給嚇了出來,原來在兩個月前,一個從京城來的客人找了老鴇替她贖身,並給了一大筆銀子與一座宅子,讓她可以舒舒服服地過完下半輩子,代價就是來京城找一個叫楚孤城的官員,讓他身敗名裂。
女子出身青樓,見多了下九流之地的汙穢手段,這件事自是難不倒她,很快就自編自導了一場“朝廷官員見色起意,欲施暴良家婦女”的大戲;這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直至齊王的出現……
按照女子的供述,齊王很快就找到了指使她的人,將抓獲歸案;原來是之前被楚孤城彈劾受賄的其中一名茶官的管家。
那茶官在出事之前,曾將一筆銀子交給管家保管,在他因為受賄被革職流放之後,管家一直對楚孤城懷恨在心,想要為自家老爺報仇;幾經思索,終於被他想到了收買青樓女子陷害楚孤城的計策;在後者入獄之後,他也沒閒著,一直在外面製造輿論,抹黑楚孤城。
至此,一切真相大白,楚孤城無罪釋放,管家與青樓女子則因為誣陷朝廷命官被分別判刑;值得一提的是順天府尹,因為判案糊塗,隨意動用大刑逼供,想要屈打成招,被齊王一紙奏摺告到御案前,聖上驚怒,下旨吏部,順天府尹官降三級,去偏遠小縣任職。管家被關押入牢的第二日,被發現在牢中自盡,死法極其詭異,竟是自己把自己掐死的,死前雙目大睜,滿面驚恐,彷彿看到什麼可怕的事情,令人不寒而慄;緊接著,又傳來那名女子在牢中上吊自盡的訊息。
楚孤城回到家中後,傷勢稍有好轉便讓門房取來筆墨,伏在床案上奮筆疾書,將這件案子當中不合理之處統統羅列在奏摺之上,包括管家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能耐與心計策劃這麼一樁案子,以及順天府尹在案件審理中顯而易見的偏坦,還有管家與女子不合常理的自盡。
很明顯,在這件案子裡,無論女子還是管家,都只是表面,真正在背後操控著這一切的另有其人;所以他要上奏天聽,請聖上重審此案,直至揪出真正的大魚。
就在楚孤城在門房的攙扶下,一瘸一拐地準備出門去時,齊王來了,他看到楚孤城寫的那封奏摺時,什麼也沒說,只是將之撕碎,直至看不到一個完整的字方才停下。
楚孤城大驚,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莫不是連他也是一夥的,想要包庇那些人;但這些話剛說出口,楚孤城便知道自己錯了,若齊王與他們一夥的,又何必費那麼大勁救自己,任由自己被冤枉就好了;可是他仍然不明白,齊王為什麼要阻止自己上奏。
面對他的疑惑,齊王只問了一句:證據在哪裡?
楚孤城被問得啞口無言,過了一會兒他回答說:可查。
齊王問:無憑無據,只憑一面之詞,便讓聖上重審此案,豈非如兒戲?
楚孤城答:朝中有汙吏,如螞蟥一般吸國庫與百姓之血,這種人或不揪出來,乃是大梁之禍,所以寧枉亦不可縱。
齊王搖頭:一切皆是你的一面之詞,無法說服聖上,且還會被別人攻擊,說你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