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竇建德至李禺備 (第1/2頁)
咕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這裡嗎?”在李禺安排好楊杲的第三日,竇建德領著數千軍士已經來到了太清觀外。
此時。
太清觀外,站著數百將士。
至於竇建德所帶來的數千軍士,各分數路,分別守太清觀幾里或者十里之外。
太清觀位於太行五指山,處於武安縣管轄。
但此地卻是離著魏縣不遠,僅僅只有兩百來裡的路程。
而宇文智及卻是帶著數萬將士早已從江都之地來到了魏縣,並且以魏縣為據點,手上還有楊廣的侄子楊浩。
竇建德雖不怕宇文智及等人,但此番他來武安縣境內,可不是來攻打他宇文智及的,而是為了趙王楊杲。
其實。
竇建德在前一日就已抵達武安縣境內。
不過,竇建德並未第一時間來到太清觀,而是派出了眾將士排查附近是否有他人之後,在第二日才帶著數百人來到了太清觀外。
宋正本打量了一番點頭應道:“應該就是這裡了。據斥候回報,附近幾十裡之內僅只有這麼一座道觀。”
“眾將後退,本王親自去敲門。”竇建德得了回覆後,整理了一番。
眾將士紛紛退後十餘步,僅留幾位將軍官員跟隨。
‘砰砰砰’
竇建德敲響了太清觀的觀門,並不急,也不重。
早在太清觀等候多時的李禺,聽見觀門被敲響後,緩緩起了身,往著觀門走去。
今日一大早,李禺就已是擺好了桌凳,坐在主殿外的臺階上,靜等著竇建德的到來了。
昨夜。
白狐離觀探查訊息,早已把竇建德來到了太清觀附近的訊息告知了他。
為此。
李禺今日並未修煉,一大早起來,就安安靜靜的坐在主殿外的臺階之上坐等著竇建德的到來。
隋末群雄之一的竇建德,李禺還是非常想見上一見的。
據李禺前世讀史書所瞭解。
竇建德出生並貧寒,世代業農,初為里長,因楊廣東征高句麗被徵入行伍後,任二百人長。
因助孫安祖起義,家屬被殺,遂率部反了隋,投了高士達。
後高士達戰死後,代替高士達並自稱將軍,擁兵十萬眾。
竇建德自從掌了義軍後,自奉甚儉,每獲資財多分於將士,於境內勸課農桑,使得境內生產有所恢復,也甚得民心。
也正是因為竇建德有此行為,其所轄境內,比起他處來,到也一片祥和,百姓安居樂業的。
在今年。
竇建德改了年號,國號夏,自稱夏王。
境內多地百姓自發建起了夏王廟,每歲祭祀。
因此,李禺觀隋末群雄,最想見的,除了李氏之外,就是這位被百姓奉為夏王的竇建德了。
李禺來到觀門,緩緩打了開來。
展眼一看,觀門外站著一位身高八尺,白面無鬚,身著華服的大漢。
臺階之下,站著數名將軍模樣之人,以及文官。
再遠一些,數百將士,整整齊齊的列陣候著。
“無量天尊。眾位居士何來?可是來我太清觀參拜道君的?”李禺雖一眼看出眼前的這位大漢乃是竇建德,但卻是裝出一副奇怪的樣子問道。
李禺一問話,臺階之下的一位滿臉鬍鬚將軍模樣之人立馬就不高興了,“小道士,我們可不是來拜什麼破道君的。這位乃是我們的夏王,見到夏王還不跪拜!”
“原來是夏王,貧道有禮了。”李禺雖不喜那出聲喝道之人,但還是向著竇建德打手行了一禮。
竇建德回頭瞪了一眼那滿臉鬍鬚之人,向著李禺回了一禮,“打擾了。本王此次來此,有些許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