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裡一樣最後分了家。
本朝建朝時間不過幾十年,因為朝代更迭,發生的戰亂只多不少。老百姓靠天吃飯,時道不好的時候還會出現災荒,因此人口急劇減少,大量荒田等著耕種。
朝廷有法令,田地是按家中的人丁分的,不論男女都能分到田地,只是男丁分的更多一些。
《景田令》規定,年滿十八歲的男丁每人可以按人頭分到四十畝世業田和二十畝活業田,而成婚後的媳婦兒和哥兒在夫家按人頭可以分到二十畝世業田和十畝活業田。
世業田不準買賣,又稱為祖田。而活業田是可以進行租賃買賣的,但人死了官府就要回收回去。
所以家家戶戶都希望人丁興旺,多生孩子就能多分些地,對他們這些世代耕種的人家來說,田地就是他們的根兒,能生孩子就多生幾個。
只要爹孃在,除非家裡矛盾難以調和,日子過不下去,否則是沒有人會分家的。對他們來說,分家就意味著一個大家庭的沒落。
原書裡宋老大和宋老二都老實憨厚,就算老母親偏心,也沒有提過分家的事。一直到後面宋聲三十多歲的時候,把家底兒敗了個精光,大房和二房才提了分家。因為分家的事兒,張杏花氣得大病了一場,身體開始每況愈下。
宋聲一看他大伯二伯家的堂哥堂嫂都沒雞蛋,他道:“奶奶,今天肉多,雞蛋也夠吃,咱們全家一人一個好不好?您也吃一個,別總把東西省下來給我們吃。”
雞蛋在鄉底下屬於葷腥,平日裡沒個什麼事兒是很少吃雞蛋的。昨天辦喜事村裡人送了不少雞蛋過來,這會兒他們家是不缺雞蛋吃的。
張杏花聞言眉開眼笑道:“我們聲兒真是孝順,好,一人一個,奶奶也吃。”
張杏花雖然偏心,但對自己卻是捨不得的。平日裡有什麼好的她都給家裡人留著,更何況當初帶著宋家三兄弟討生活那麼艱難,她都沒有想過改嫁,所以老宋家的兒子都很孝順敬重她。
對於陸清這個新夫郎,張杏花也愛屋及烏地關心了幾句,給盛了肉和雞蛋過去,讓陸清心裡多少踏實了些,最起碼宋家沒有嫌棄他是個哥兒。
而且吃飯的時候宋聲還給他多加了一塊肉到碗裡,他臉微微一紅,覺得相公待他可真好。
吃過飯就是收拾碗筷,刷鍋洗碗。
陸清在一旁收拾著,他把收拾好的碗筷放到之前洗菜的盆裡面,裡面洗菜的水還沒有倒,先用洗菜水過了一遍碗筷。
大嫂孫氏也來幫忙刷鍋洗碗,二嫂李氏則是忙著給家裡的雞打雞食。
沒一會兒,碗筷就洗好了,鍋也刷好了,灶房也都收拾乾淨了。
如今是十月,秋收剛忙完,正是農閒的時候。
宋家的地多,光是耕種就要花許久。宋家沒有牛,現在的農具又都簡陋,就算遇到大旱天也只能自己挑著水去灌溉良田,基本上收成如何全看老天爺。
吃完飯後家裡的男人都去田壟上種豆子、油菜和蘿蔔了,女人們就在家洗衣做飯縫縫補補。
宋聲學堂放了農假,還沒開學。
他看著家裡人都忙裡忙外的,剛拿起鋤頭要跟著他爹和堂哥們下地幹活,就被家裡人勸阻了。
“三弟,你別跟我們一塊兒去地裡了,一會兒該把你衣服弄髒了。你就在家裡好好讀書就成。”
即使宋聲考了幾次都沒考上秀才,但此時的宋家人依舊堅定地認為宋聲是塊讀書的料,覺得他以後肯定能考上。
景朝對秀才的待遇可是很高的,不僅見了官老爺不用下跪,還能免一家人的人丁賦稅,好多鄉紳富豪為了少交點賦稅,便給這些秀才些好處,將田地掛在他們名下,可以少交不少稅。
更重要的是,成為了秀才就一腳踏入了舉人的門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