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家這一天過的很忙碌,不過大家心裡都是高興的。雖然把自個兒家裡燒的炭送出去了,但他們臉上有面子呀。
這邊朱沱村宋冬家裡這一天過的也很高興。
自從宋老三來了之後,宋冬的婆婆沈老太臉上的笑容就沒下去過。從前宋冬這個媳婦兒沈老太是最不滿意的,她家裡有三個兒子和三個兒媳婦兒。
宋冬是小兒媳婦,平時她偏疼么兒多一些,對這個小兒媳婦兒挑剔不少。要不是看她剛嫁進來兩年就生了倆大胖小子,自個兒的小兒子又護得緊,她早就磋磨她了。
而且這個小兒媳婦還時不時的拿著婆家的東西去貼補孃家,她每回都沒給她什麼好臉色。但對方根本不理她,依舊我行我素,該拿還是拿,該貼補的那是一點沒落下。
每次一說就是她弟弟要讀書,這也需要,那也需要,就因為這個,沈老太沒少跟她生氣。可說再多宋冬也不聽,小兒子還護著,當孃的也怕兒子在中間兩頭受氣,每次都只能一忍再忍。
沒想到這次親家竟然背了幾斤上好的炭給他們送來了,大家其實都不太看重這些灶炭,畢竟花錢的話也只是幾文錢就能買到一斤,不是什麼稀罕東西。
可這灰花炭就不一樣了,更別提這還是人家自己燒的,就更顯得稀罕了。
沈老太熱情的招呼了宋老三,說道:“親家有空多來坐坐,咱們兩個村離的有些遠,平時見的也不多,還是得常來往著些才是。
宋老三看閨女在沈家過得還不錯,也說道:“親家說的對,確實是該常走動著些。冬兒是個孝順的,她娘走的早,她一心惦記著弟弟,平日裡若是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親家母只管說她便是,就當是自己的孩子,該教訓就教訓。
沈老太知道宋老大是故意這麼說的,畢竟前幾年因為宋冬總是往家裡貼補東西沒少遭受婆家的白眼。
沈老太賠笑道:“那哪能呢,冬兒在我們家日子過得好著呢,也沒什麼不對的地方,樣樣都懂事,我誇她還來不及呢。
說完之後她話鋒一轉,又道:“說起來,聽說這次的炭是冬兒弟弟琢磨出的法子燒出來的?可真了不起啊!
一提起這個,宋老三話就多了。現在宋聲那可就是他的底氣,誰說起來不羨慕他有個好兒子。
“沒錯,這次的炭哪,就是冬兒她弟弟鼓搗出來的,不過這是第一次燒炭,只燒了一百來斤出來,今天帶來的這六七斤炭哪,親家就先拿著燒。冬兒他弟說了,下次準備試試燒銀骨炭呢,也不知道能不能燒出來,要是燒出來了,到時候給親家再拿兩斤過來燒燒看。
一聽這話,沈老太喜得都合不攏嘴了,連連說道:“好好好,親家真是有個好兒子吶,不枉咱家冬兒總是記掛著他。
誒,冬兒記掛著他是真的,不過我們家三郎也一直都記掛著他這個親姐姐的。這不,昨天才燒好的炭,今天就讓我給你們送來了。
宋老三這麼說是希望沈老太記著閨女宋冬的好,等他走了,在婆家能讓她更有臉面,說話也更有底氣一些,最起碼婆婆不會再給她臉色看了。
這年頭就是這樣,如果媳婦的孃家不爭氣,自己又立不起來,那在婆家就是受氣受委屈的。
宋老三今天專門親自過來送炭,其實也是來為閨女撐腰的。
沈老太看到他就一直都笑臉相迎著,不過宋冬嫁的沈三郎人品還算好的,平時有什麼事都向著媳婦兒,要不然宋冬也不可能一直往孃家貼補東西。
宋老三回去之後,沈老太又把宋冬從上到下都誇了一遍,說她有遠見,以前貼補孃家那是做得好,現在這個弟弟終於有出息了,可不想著她這個親姐姐嗎?那好處還能少得了?
沈老太心裡的算盤打的門兒精,不過宋冬可不管她怎麼想,只知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