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_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后說著走到書案邊。一眾嬪妃便都跟著走了過來。
皇后親自揮毫,在紙上端正寫下&ldo;嫻&rdo;字。楷筆端正清麗,足見受業於名師之功。
&ldo;《說文》中道:嫻者,雅也。《後漢書》又說:嫻雅,猶沉靜也。&rdo;
一眾嬪妃側耳聆聽,貴妃含笑道:&ldo;主子娘娘也是出自沙濟富察氏家的滿洲格格,可是於這漢學竟信手拈來,妾身佩服。&rdo;
嫻妃咬牙冷笑:&ldo;什麼者也,又什麼《漢書》,我身為輝發國主之後,我可看不懂這些漢人的玍古!&rdo;
第42章 脈象
嫻妃這樣擺明瞭頂撞,皇后卻不急,依舊只是淡淡一笑。
&ldo;看不懂沒關係,那就多看幾遍。晉代陳壽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rdo;
&ldo;皇后娘娘又想怎樣?&rdo;嫻妃細目圓睜,一張滿月似的臉上浮起懊惱又緊張的宣紅。
皇后微笑垂首:&ldo;皇上既然叫你寫一百個嫻字來,那本宮便也追隨皇上的心思,叫嫻妃你去把你看不懂的《說文解字》和《後漢書》都讀一百遍來吧。&rdo;
&ldo;讀一百遍,想來也可倒背如流了吧?明日妾身倒要帶著永珹來聽嫻娘娘背書呢!&rdo;坐在一旁的嘉嬪揚起孩子般的笑,拍了拍掌。
嘉嬪金氏靜凇出自內務府高麗佐領,祖上是高麗人,後歸附太宗皇太極,被收入包衣旗下。金氏去年剛生下皇四子永珹,進封妃位只是朝夕之事,正是風頭正盛。
嫻妃一向最恨包衣與漢女出身的嬪妃,可是如今與她伯仲之間的貴妃、純妃、嘉嬪,一個個不是包衣出身,就是原本曾為漢女。貴妃和純妃她暫且奈何不得,於是便沒少了拿捏嘉嬪。嘉嬪原比嫻妃進潛邸還早,多年啞忍過來,終於等到位分一步一步逼近嫻妃這一天。
更何況此時的嘉嬪又已有皇子為倚仗,對嫻妃便已再不肯低眉順眼。
嫻妃咬牙回頭,迭聲冷笑:&ldo;嘉嬪,在本宮面前還輪不到你一個嬪位說話!別忘了,你不過同樣是包衣出身。皇上初登大寶時,不過封你個貴人!&rdo;
嫻妃說著話,目光同樣滑過純妃。因純妃乾隆初年只封純嬪,可是等到乾隆二年後宮一同行冊封禮時,卻已直接進封為純妃,與她並列妃位,叫她深恨於心。
嘉嬪淡淡一笑:&ldo;我的位分是低於嫻妃。不過我不著急,嫻妃也別替我著急。你瞧啊,五年前我是貴人,如今都已在嬪位,還有了皇子。我的下一步……又何嘗不是與嫻妃相同的妃位?&rdo;
嫻妃惱得細目瞪圓,便要發作:&ldo;可惜你今日依舊只是嬪位,依舊在本宮之下!本宮便也可以罰你!&rdo;
&ldo;夠了!&rdo;皇后適時揚聲。
皇后緩了口氣,柔聲對嘉嬪道:&ldo;嘉嬪,你剛生下皇子不久,身子還需著意將養,又何苦這樣動氣?先回去歇著吧,也免永珹等得著急。&rdo;
嘉嬪便嫣然一笑,盈盈下拜:&ldo;妾身替永珹謝過皇爸爸。&rdo;
皇后也抿嘴笑:&ldo;都改了吧,此時已不是關外,&l;親爸&r;在關內是指阿瑪,咱們再這麼叫倒叫人都聽糊塗了。&rdo;
嘉嬪乖巧而笑:&ldo;那就是永珹謝過皇額娘。&rdo;
皇后含笑擺手:&ldo;你們也都散了吧,各自回去歇著。&rdo;
一眾嬪妃行禮告退,皇后獨囑咐嫻妃:&ldo;我的話,嫻妃可莫忘了。&rdo;
嫻妃出了長春宮,惱得將手裡的團扇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