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唐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看到了等待舉行驗收儀式的超級計算機——星展一號。
計算機系統的效能取決於多個方面,但人們在確立衡量標準的時候,則試圖儘量地簡單化。
比如個人電腦,最耳熟能詳的指標是cpu的主頻——多少mhz,而超級計算機的指標則是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每秒浮點運算次數,即flops。
畢竟超級計算機不是人人都能接觸到的,就算在flops這個單位前是一個多麼大的天文數字,也屬於一個模糊的概念,不如普及型產品——個人電腦的主頻來的感性和清晰。
不過,現在個人電腦所使用的cpu,比如市場常見的主流產品:mc68000、intel 8086、mc6800、mos 6502、intel 8080、z80等,都沒有內建浮點運算單元,要想進行小數點計算,要靠軟體來模擬。
顯而易見,拿現在的個人電腦談論每秒浮點運算次數的指標,沒有意義。
現階段,cpu廠商對浮點運算的支援,是透過協處理器的形式來實現的。比如英特爾為自家的intel 8086,推出了配套的intel 8087數學協處理器。
原本時空裡,英特爾是從intel 80486開始,在cpu內部整合浮點運算功能的。
但和同一時期的超級計算機比起來,其浮點運算效能的表現,還不足以惹起人們的注意。
直到進入21世紀,個人電腦所使用的cpu主頻邁入g時代,引入了risc等領域的高階技術,才羞羞答答地開始展示起來這個指標。
比如主頻為3。6ghz的intel pentium 4 ht,達到了7 gflops,即每秒浮點運算次數為70億。
而2013年智慧手機處理器的效能,也邁過了gflops的門檻。
這一時期的個人電腦,各個方面的技術日漸成熟,其效能堪比15年前的超級計算機。
中國超級計算機的歷史,應該從1983年的銀河一號算起,運算速度為每秒一億次,即100 mflops。
之後便停滯不前,直到1994年才推出銀河二號,運算速度為每秒十億次,即剛剛達到gflops的高度。
這個發展速度,遠遠地落後於同時期的世界水平,蘇聯在1984年達到了2。4 gflops,美國在1997年達到了1。338 tflops即1338 gflops。
1981年,也就是今年,世界上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運算能力達到了400 mflops。
而唐煥為新加坡研發的星展一號,運算能力達到了280 mflops,稍稍超過美國1976年cray…1的250 mflops的水平。
cray…1的cpu執行頻率達到了80mhz,星展一號則是採用了16顆易鵬/holder…s,以及配套的協處理器,
不計算所搭載的水冷散熱系統,它的整體功耗接近200千瓦。
超級計算機是一個國家的國力象徵,這不但是指技術研發實力,也包括執行成本。
原本時空裡,中國研發的天河二號,成為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其非全速執行時,一年的用電費用為1億元人民幣;全速執行的話,則高達1。5億元。
所以,超級計算機雖然看起來金光閃閃、引人膜拜,但從研發到使用,或者從購買到使用,每一個環節都得準備數量可觀的真金白銀。
為了星展一號,新加坡支付給唐煥1000萬美元,外加儲存裝置的1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