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每個朝代有每個朝代的活法 (第2/2頁)
紅薯七十二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式,八股文形式呆板,內容空虛,脫離實際。嚴重禁錮了當時人們的思想,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讀書人竭盡一生精力只為鑽研八股文寫法,缺乏對政治、社會實際情況的瞭解。這樣的人做官,無異於紙上談兵,無法正確處理國政。】
簡單來說,死讀書。
北宋。
趙匡胤一臉若有所思:科舉到明朝已經變成這個樣子了嗎?這比我們宋朝還離譜啊!
感覺越往後發展,受到的限制越來越大了?
不過,他還記得之前已經說過,這種風氣是從他們宋朝就開始的,只是越往後越嚴重了。
趙匡胤覺得說得沒錯,連基層情況都不瞭解,怎麼當官做事呢?
不是所有問題都能拿書上的答案解決的,一旦思想僵化,政治就越來越難了。
趙匡胤:“哎,可是感覺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啊。”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力超群,還願意花費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深入考察的。
個人能力情況不一樣,甚至對政策的理解都不一樣,做出的處理方式也不一樣。
同樣的政策到了不同人手上,效果千差萬別。
趙匡胤喃喃:“不知道後世的政府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他現在急需得到一個答案,因為他們宋朝到後面就要面臨這個問題了。
【經濟:農業、手工業、工商業繼前朝繼續發展。引進了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向日葵等作物。由南向北推廣棉紡織業、瓷器暢銷海外、商品經濟活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科技文化:《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明長城、小說等,發展繁榮。】
西漢。
劉徹:明朝都已經出現玉米、甘薯、馬鈴薯這些東西了,居然還能出現這麼多災荒。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意如此?
不對,不能說天意,還是明朝統治階級的問題啊。
劉徹覺得如果他們大漢有這麼好的發展條件,說不定還能延續很長一段時間呢
這朱家不太行啊,好好的一手好牌打爛了。
【對外關係:相對封閉,前中期實施海禁,合法的私人海外貿易也受到嚴厲限制,影響發展。到戚繼光和俞大猷平息倭寇後,逐步解除海禁。】
秦朝。
秦始皇: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閉關鎖國?
限制正常的交易就沒必要了吧?感覺明朝的海禁比前面的元朝還厲害,等到了後面,是不是更嚴重了?
他看了唐朝的歷史,人家唐朝就沒禁止和外國人做生意,不是也發展得好好的嗎?
明朝的航海技術這麼厲害,真的太可惜了。
秦始皇在心裡的小本本記上了:一味封閉國家要不得。
元朝。
忽必烈:好嘛,我們雖然也有海禁,但也沒有你們明朝這麼誇張。
看來明朝不怎麼:()給古人直播上課,他們都學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