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哥YYD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春氣暖,東風至,今兒個可是大年初六,又逢立春,好時節啊!”李小白一大早站在自家院子裡,深吸一口帶著絲絲暖意的空氣,忍不住高聲讚歎。他一邊活動著筋骨,一邊朝著對門喊道:“之甫,之甫!這般好天氣,莫要辜負,同我出去晨練一番!”
不多時,杜之甫邁著輕快的步伐從家中走出,笑著回應:“小白兄,正合我意,就等你這一嗓子了。”兩人並肩而行,朝著城外的郊野走去。一路上,晨光灑在他們身上,路邊的枯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似乎也在等待著春天的喚醒。
“之甫,你說這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到底有何深意?”李小白突然問道。
杜之甫抬頭望向天空,思索片刻後說道:“這‘立’字,意為開始,立春便標誌著春季的起始。早在先秦時期,咱們的先輩們就依據天文觀測和農事活動經驗,將一年劃分為不同時段,而立春便是那至關重要的節點,新一年農事週期可就從這天開始了。在傳統的干支紀年法裡,立春還是新的干支紀年以及寅月的起始點呢。”
李小白眼中閃過一絲好奇:“原來如此,沒想到這立春背後藏著這麼多門道。那你可知道,立春都有哪些習俗?”
“這可難不倒我。”杜之甫興致勃勃地講起來,“迎春可是立春最重要的傳統習俗之一,都有三千多年曆史了。古代天子會在立春之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前往東郊迎春,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後來這活動傳到民間,就變成全民參與的迎春慶典啦。現在有些地方還保留著這傳統,人們身著盛裝,舉行熱鬧的遊行活動,那場面,可熱鬧了!”
“有意思,真想去見識見識。”李小白滿臉嚮往,“還有別的習俗嗎?”
“當然有,鞭春牛,也叫‘打春’。”杜之甫繼續說道,“春牛一般用泥土或紙糊制而成,人們用彩鞭抽打春牛,寓意鞭策老牛辛勤耕耘,祈願新的一年農業豐收。有的地方把春牛打碎後,大家還會爭搶散落的土塊,都覺得這些土塊能帶來好運和豐收呢。”
李小白忍不住笑出聲:“這習俗倒是有趣,透著老百姓對豐收的期盼。那咬春又是怎麼回事?”
“咬春啊,就是立春日吃春餅、春捲、蘿蔔等食物。”杜之甫解釋道,“春餅用薄餅捲起各種蔬菜和肉類,寓意把春天的新鮮和生機吃進肚裡。吃蘿蔔則被認為可以解春困、通氣,讓人保持青春活力。在南方,春捲可是常見的咬春食物,金黃酥脆的外皮包裹著鮮美餡料,我可是百吃不厭。”
“聽你這麼一說,我都饞了。”李小白舔了舔嘴唇,“還有別的習俗嗎?”
“還有戴春勝。”杜之甫接著說,“春勝是用彩紙、綢布等製成的頭飾,形狀多為燕子、花朵。人們在立春時戴在頭上,既能增添節日氛圍,又寓意著吉祥如意。婦女和兒童可喜歡了。”
“這習俗倒是充滿了詩意和美感。”李小白感慨道,“那送春呢?”
“送春就是民間送春牛圖、春帖子的習俗。”杜之甫說道,“春牛圖一般印有二十四節氣和耕牛圖案,人們張貼在家中,提醒農事活動。春帖子則是寫有祝福話語的紅色紙條,互送春帖子,傳遞著新春祝福與美好祈願。”
兩人一路暢談,不知不覺已來到郊野。他們在一片空曠的草地上停下,開始晨練。李小白打起一套拳法,虎虎生風;杜之甫則練起了劍術,劍影閃爍。晨練結束後,兩人坐在草地上,望著眼前漸漸泛綠的田野,心中滿是對春天的期待。
“之甫,今日與你一番暢談,讓我對立春有了更深的瞭解。咱們何不作詩一首,以記今日之樂?”李小白提議道。
杜之甫欣然應允:“正有此意,那就以《鷓鴣天·立春》為題吧。”
兩人沉思片刻,李小白率先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