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考核?我只想擺爛 (第2/2頁)
才擁佳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論語在李恪初中與高中時,就時常背誦。
穿越後,又有了“過目不忘”的金手指,所以這當然難不倒他。
他稍微回想了一下,立馬背誦道:“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見到李恪不假思索的背誦了出來,李綱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然後又提問道:“為政篇,第二十一句呢?”
顯然,第二個問題,提高了不少的難度。
只是,李綱也顯然小看了李恪這個帶著作弊器的皇子,只見他不慌不忙的朗讀道。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好,很好。”
聽到李恪乾淨利落的背誦,李綱也是不吝表揚道。
只不過對於這種表揚,擁有兩世經歷的李恪來說,也實在沒有什麼好得意的。
就在他以為可以結束的時候。
李綱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目的,突然間又問道:“不知,蜀王殿下,可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李恪抬頭看向李綱,他有些不明白,這個小老頭為什麼逮著自己不鬆手。
你不是李承乾的專屬老師嗎?你是考他啊,問我幹甚?
李綱於唐高祖李淵登基後,拜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典選如故。後來李世民登基,覺得他學問高,又讓他當了太子李承乾的老師。
這可是教了三個太子,都沒有當上皇帝的狠人。
只是在場人多,加上長孫和李世民也在,李恪為了打發他,倒也沒想太多,出口解釋道。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人問孔子:您為什麼不當官參與政治呢?孔子回答,“《尚書》裡有一句話叫‘孝順’!惟有孝親,方可推及兄弟。把這種精神延伸到政治上,就是參政,何必非要做官才能參政。”
“蜀王殿下大才,不錯,正是這個道理,教育我們以孝為本,孝父友兄,很好坐下吧!”
然後,又隨機抽取了幾位皇子,雖說也有沒有記住的皇子哥公主,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全部背熟了。
其中,皇子中李承乾、李泰以及公主中的李麗質、李明達,四個人給他的印象最為深刻。
這四個人除了翻譯沒有自己這麼清楚外,其他的也都不遑多讓。
而李世民也在一旁聽了好一會,對於這些皇子與公主的表現非常的滿意,起身到偏殿批改奏摺去了。
留下李綱、杜如晦盯著他那些兒子和女兒們。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換算成現在的時間,也就是一個小時。
李世民、長孫皇后在力士王德的帶領下,再次回到了“甘露殿”的大殿之中。
準備對這半個時辰時間裡,幾位皇子與幾位公主所寫的文稿進行審閱。
此時,李承乾與李泰等幾位皇子已經寫好了試卷,停下了手中的筆,坐在試卷之後,等待著自己的父皇前來閱卷。
李世民見到這一幕,很是得意,覺得自己教子有方,從而沾沾自喜。
只是隨著他的目光掃過整個甘露殿,很快,他嘴角上的笑意便凝固了。
因為在最前方,最顯眼的一個矮榻上,竟然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