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以無觀有 (第2/3頁)
天豆園張澤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處規律,等一切一切的因果規律……並且又如何才能夠更加“合理地”在這種種的規律中,找到適合人類以及殊般事物共同發展的途徑,以此去做一些事情。
這便是要修的“道”。
所以,縱然“道”是知曉了一切,但卻也因為“無”的無法說話,而“一切盡在不言中”;而一切盡在不言中,是因為其在真正的“道”之中,卻不是在人為的故弄玄虛和裝神弄鬼、遮遮掩掩、賣弄關子中。
而這也是為什麼真正徹徹底底的“道”無法口傳,只能夠透過引導,去讓其感悟。
其無關於你讀到過多少本書,也無關於你學到過多少種技法;道就是道,知道了“道”是什麼,和不知道“道”是什麼,有所區別的便是平添了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給自己的內心再樹立一道“相”罷了。(許多賽德里斯以外的人,不懂得“道”不是也生活得很好。因為“道”就是客觀認識世界規律的一種方法。)
但不同地便是,這道像留白一樣:道的“相”,卻是相當地不得了,因為它會讓你能夠清楚地“對照出”世間的一切變化。是呈出一切恍然如夢般移動之大象之形,具有強烈的邏輯和因果判殊。
而比鏡子或映象的成像效果更厲害的,便是此“道”因其“無”的這一特性,它還能夠以此去真正承載一切的一切;
當然你也可以認為這其中具有人文情懷,但至少能夠說明“道”是:不拒的。拒絕是人為在各種遇跡的碰撞中感悟和學會的推託。如果“拒”了,那也是“道”中的“有”在拒絕一些事物。
道的“無”,是使其:無需再像一個座標系中的任何波段或點位一樣顯示出存在或者運動的樣子,而便,只需要以此作為參考來檢視和對照一切事物的位置及狀況所在,是人心劃歸和區分一切的一切到底是怎麼樣的重要參考,即可以認為,其便是能夠使其中一切事物相對成像的座標系。
或成真像或假像都無關,或成物件,或成錯象,或成人心之象,或成外物之象都無所謂,重要的是:能成像,能夠讓人心所有判別。
這就是道“無”的特性。
而因為“有、無相棲”,其“道”變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狀”態。
道是無的,是虛的,但道在“有”這方面卻又是真的、是實的、是有所為和有約束力的。
所以,你也可以把“無”的概念完全去掉,就只在“有”中搜尋自己的一切道理,完全可以,因為“無”是不會對你造成任何阻礙的,我們大可自矩遇跡,任意處之,只要你能成長到懂得這世間的種種硬性道理和規律,生存下去,便可以同坐標系中的其他“有”完美融入,百般互動。
這不是什麼超脫的話語,也無所謂超不超脫,只是一道基於思維出發點如何選定的問題,只是你究竟是以什麼樣的底層思維邏輯去指導你的人生和人生方向。
而如果,這世間和人的思學中還有一道更為底層、更能夠對“對立之間的事物進行各種參照和解釋的”,那最過合適的,就還得是“名天地之始的‘無’”了。
其“道”為諸相之間,那份最為原始和純粹的座標參考系,不是變數,也不是取德爾塔等變數後的數值演算法。
千萬不要以“有”的角度,把道的“無”神話。
“有”是有可能習慣於在一切它的變數中,繼續再求取相對穩定的變化數值,因為“有”的腦海裡很可能沒有“無”的概念,因為面對如此眾多的變化,你再不找清它變化的增量或減量規律,那要如何確定來預估各種各樣的未知變化?所以,必須是要加以統計和確定;
因其可能少有辦法像“無”一樣,以一種極其直觀的視角,直接發現一種事物在某種狀態下的確定數值,做到心裡有數。(但同時,卻也反映出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