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敢反抗的,如果反抗後果非常嚴重,會連累我們整個中共隊伍,又會給世界上的帝國主義者,法西斯主義者留下笑柄。他們會只保留一小支願意為他們服務的隊伍繼續進行偵查活動,這是完全被他們控制的隊伍,司令你不能否認,當我們抗聯被解散後,總有一部分幹部戰士會被他們拉過去,因為sl人也很鬼,他們會花言巧語拉攏這些幹部戰士,讓他們以為可以繼續打擊rb人,欺騙性很大的。解散後不願意為sl人服務的隊伍的出路一是從新疆遣返,二是被強行留在sl當礦工挖礦。」馬遷安描述的前景很可怕,楊靖宇的眉頭越皺越緊。
「如果這樣,我要求sl人把我們放過邊境,讓我們自己戰鬥,從此與他們不相干。」
「不不,您的這個要求是不可能得到滿足的,sl人如果已經與rb人達成協議,又怎麼會放我們過境給自己找麻煩呢?」
楊靖宇面色愈發沉重,半天才問道:「安子你說,蘇日之間會達成這樣的一個協議嗎?sl人會放棄反法西斯的做法嗎?這是對rb侵略者的縱容,對自己的聲譽是一個嚴重的打擊,以解救全人類受壓迫者為己任的布林什維克會做出這種事嗎?」
馬遷安知道sl人會的,在史大嶺眼裡國家安全才是第一主要的,這沒什麼不對,不對的是很多人包括理想主義者對他的期望值太高,抱有不切合實際的想法,以為他會伸張正義,對抗rb法西斯,簽什麼和平條約?這不是沒譜的事兒嘛。
可事實就是41年4月,蘇日簽署了《中立條約》,兩家還無恥的互用zg的利益做了交換,rb承認外蒙,sl承認滿洲。
馬遷安低著頭抿著嘴,半天才擠出一句,「我認為會的,史大嶺當然要保證自己的國家安全,人家有什麼義務幫你打rb人?一旦我們抗聯失去了利用價值,sl人就會拋棄我們,我們不要太天真嘍!如果成為事實,這對我們中央的聲譽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人們會說,『看看,什麼他媽的共產主義鼻祖,還不是那麼回事兒,可想而知,中共也會有樣學樣,說話不算背信棄義。』這極有可能會促使老蔣再次掀起高潮的。」
這話對楊靖宇刺激很大。
楊靖宇愈發惜字如金,「我們的現狀還離不開sl的這個後勤基地,你有什麼辦法阻止蘇和日接近?」楊靖宇是個忠誠的黨員,但他是zg的黨員,他首先想到的是zg的利益。
馬遷安知道,其實這一個條約對蘇日兩國的約束基本上是沒有,兩個國家都視這個條約為破抹布,用完就扔的貨色,簽不簽署都對遠東局勢沒多大影響,雙方依然互不信任。rb方面根本沒有餘力攻打sl遠東,這從rb在德國進攻sl之後,蘇聯西線大敗,在那種極為有利的條件下都不肯進攻sl就能看出來。sl呢,即使是在莫斯科保衛戰的時期內,西方戰線岌岌可危的情況下,也不肯過多抽調遠東的軍隊,最終只抽調了25萬人支援莫斯科,而在遠東依然保持著80萬以上的軍隊防範rb。
從這些情況來看,sl與rb在那個時間沒有打起來,不是什麼《蘇日中立條約》的作用,而是雙方當時誰都沒有主動挑起戰爭的勇氣。雙方在遠東實力接近,誰都不敢承擔不能戰勝對方的後果。
但雖說這個條約是個破抹布的命運,不被日蘇兩國當真,但對後來的zg卻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精神物質俱損。這個條約開了一個惡劣的先河,最終致使外蒙gu脫離zg的範圍,史大嶺之所以要與rb在簽訂上述條約後發表關於東北與蒙gu問題宣言(即蘇日對承認偽滿與蒙gu獨立的互相承認),實際上在其背後隱含著其對蒙gu的企圖,即欲借日蘇中立條約之簽訂開國際承認「蒙gu獨立」之先河,以便為將來sl繼續控制蒙gu作鋪墊。在史大嶺看來,外蒙gu對蘇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倘使有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