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反骨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圍脖之夜的投票通道一開啟,大量的粉絲湧入網站。
從這一刻起,比拼的是誰粉絲多,誰粉絲經濟實力雄厚,又或者誰背後的資本肯花大力氣。
何浪在排行榜的位置早早掉了隊,一直是前十守門員。
他一票沒刷,也在粉絲群裡說過不用刷。
何浪的粉絲真的很聽他話,真就一票沒刷,每天固定給他投一票而已。
縱使喜歡何浪的人很多,願意給他投票的人也很多。
但個人終究比不過工作室。
人家一個工作室成千上萬、幾萬十幾萬個賬號,個人拿什麼比。
這也是一些圈內公司割粉絲韭菜的“妙計”。
粉頭在群裡喊一聲:“是時候為哥哥拼命了。”然後甩出一個連結,點進去是各種平臺的刷票工作室。
有錢的不在乎錢的幾萬幾十萬,囊中羞澀的學生黨,咬牙省出飯錢也要為偶像刷上幾票。
殊不知,這些工作室背後,有可能就是偶像公司操控的。
娛樂圈幾十年的發展,早就有了一套成熟且完備的“割韭菜”體系。
當然,這只是一部分,更多的還是助力偶像登上第一的寶座。
大家一起眾志成城,群策群力,把票數搞上去。
大小粉絲在這過程中有了參與感,也就有了凝聚力,以後再有什麼活動喊一聲就成,保管安排妥妥的。
為什麼很多藝人對於刷票的行為置之不理,甚至樂在其中。
不光是排名高了,曝光就有了,提升粉絲凝聚力也是好處之一。
蕭戰、王二博倆人的排名一直穩居前二,前十里都是流量藝人。
何浪在第十的位置上十分扎眼,人家都沒作品,就你一個人又是歌曲又是電影的,影響多不好。
第十名之後的選手,眼見何浪不刷票,開始發力,就想著把他踩下去。
前十的曝光跟之後的不是一個量級。
很快,排行榜前列見不到何浪的身影,把榜單往下一滑。
喲呵,這不是我浪哥嘛,幾天不見怎麼拉了,都二十開外了。
有多少人喜歡何浪就有多少人討厭他。
這下可把討厭他的人樂壞了,不光是他們,其他藝人的粉絲也是狠狠出了一口氣。
何浪這兩年出得風頭夠多了,他不下去,其他人怎麼上位。
一時間,各種嘲諷充斥網路。
“陽光之下,萬物顯形,何浪粉絲也不行啊。”
“不知道的還以為何浪多大能耐呢!一看排名,二十六,笑死爹了!”
“平日裡不總是吹什麼年輕一代第一人,一拉出來,就是個牛馬。”
網友是會對比的,每次評論前都說一句:拋開何浪的作品不談。
何浪自己都看笑了,娛樂圈不比作品比什麼?
知道自家哥哥沒什麼代表作,就硬比是吧。
更好笑的是,有粉絲拿何浪身高說事,罵他小矮子。
何浪尋思自己一米八也還行啊,再一看跟他比的,快兩米了,那他確實是矮。
網友總能找到莫名其妙、千奇百怪的角度,把何浪跟其他男藝人一一對比。
最後發現,除了顏值、才華,何浪輸的一敗塗地。
何浪粉絲看不下去了,他們只是低調,不代表死了。
粉絲們開始反擊,罵戰四起。
何浪沒怎麼管,愛罵讓他們罵去。
他倒是樂得清閒,可其他人粉絲不開心,因為打臉來得太快了。
這事跟何浪沒什麼關係,主要跟電競圈有關,其實就是網路小仙女跟直男的戰爭。
圍脖這邊也是,什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