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第1/2頁)
微雲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衡對於在宮學上課其實是有些不爽的,他不反感上學,但是比較反感在一個規矩比較森嚴的地方上學,尤其還是作為從屬的身份。
做伴讀並不是什麼好差事,也就是太子的伴讀出身都比較高,那些先生心裡都有數,因此,只要不是真的有什麼壞心眼,他們都不會跟幾個孩子計較。但是在宮學待得時間長了,你若是還不能適應,做先生的就要拿戒尺了。
像是徒景平,他擅長的是兵事,喜歡舞刀弄槍,騎馬射箭,在學問上頭,徒景平只能說是一般,他對此興趣不大,畢竟,做皇子的,四書五經念得再好,也不能去參加科舉,在這樣的情況下,徒景平難免在一些課程上頭有些懈怠。加上徒景平的伴讀也是出身勛貴,雖說不是那種頂層的勛貴之子,在家的時候,也是嬌生慣養的,對於讀書興趣也不是很大。
因此,徒景平常有背書有些磕巴的時候,這直接導致了他的伴讀不時就要捱上幾戒尺。好在先生對徒景平的情況也瞭解,就算是打手心也並不嚴重,如今那幾個伴讀儼然已經習慣了,就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
說白了,他們不覺得讀書有什麼用,按照他們家族的規劃,他們先跟著皇長子做伴讀,等到從宮學出來之後,也差不多成年了,可以娶妻生子,在這之前,先透過蔭封之類的手段,弄個武職,有著家裡的幫襯,他們很容易就能升遷上去,在軍中掌握一定的兵權。反而讀書對他們來說,作用就比較一般了,他們通曉文墨,不至於在這上頭被人糊弄,有一點簡單的鑑賞能力也就足夠了,就算是日後官做大了,一些文書往來的事情,也可以交給幕僚來解決。
徒景瑞第一次看到徒景平的伴讀被先生拿著戒尺將手心都打紅了,頓時就有了緊迫感,他倒不是有多少感同身受之心,而是想到皇后曾經跟他說過的話,皇后告訴過他,他的伴讀都是出自高門大戶,以後就是他的第一批班底,既然如此,就要將人護住,不能因為自己的過錯,導致伴讀遭殃,如此,伴讀自然會生出異心來,那聖上的一番心意就要被浪費掉了。
徒景瑞下課的時候,就對著幾個伴讀許諾,自己一定會努力念書,不會讓先生打他們板子。
賈赦卻是愁眉苦臉地說道:「光是殿下你用功也沒用啊,我自個也不喜歡念書,聽到人念書就打瞌睡!這些東西,也沒什麼好學的,我又不喜歡這些道德文章,實在是沒意思!」
一邊,江殊也是一副深以為然的模樣,別看他父親江澈曾經想過透過科舉入仕,但是江殊是真沒這個想法。小孩子都是喜歡玩樂的,這邊一節課下來,大半個時辰都過去了,正常的小孩子,哪有這麼長時間的專注力,江殊早就聽得不耐煩了。
尤其,他們這個年紀,就算是到了宮學,也是啟蒙階段,在問過了幾個孩子在家大致都讀過三百千之後,先生就開始直接叫他們讀《詩經》,一開始也不解釋其中的意思,就是先領著念幾遍,然後就讓他們資格度,反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你們儘管讀就是了。這般教導,能叫人有多少興趣,那才叫奇怪了呢!
顧衡上輩子也是經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那個時候,做老師的,都得持證上崗,怎麼教書,都有一定的章程,如何會像是現在這些先生一般,顧衡也是難以適應。
最重要的是,儒學到了後世,已經完全是一門修身養性的學問了,最多有一些國學家將儒學裡頭的一些學問跟做事聯絡在一起,其實說到底,還是叫人做人,而不是做事。瞧瞧四書五經,有一本書是正兒八經告訴你,什麼事情具體應該怎麼做的嗎?
可以說,儒學就是一門典型的務虛的學問,而經歷過上輩子教育的顧衡,卻是個務實的人。他要是出身寒門,在這個時代,必須要透過科舉晉身,那是沒別的辦法,但是如今,他有別的選擇了,自然就對這等國學興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