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間歇性努力,不是真正的努力 (第1/2頁)
秦王刺殺荊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人生這場充滿挑戰與未知的旅程中,我們都懷揣著夢想與追求,渴望透過努力抵達成功的彼岸。然而,有一種努力的狀態卻常常讓我們陷入困境,那便是間歇性努力。看似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卻總是難以收穫理想的成果,仔細想來,間歇性努力,真的不是真正的努力。
清晨,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溫柔地灑在大地上。健身房裡,小李正揮汗如雨,他下定決心要在這個月練出腹肌,於是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健身計劃,每天早起跑步、力量訓練,飲食也控制得極為嚴格。前幾天,他還興致勃勃,覺得自己離目標越來越近。可沒過多久,他就開始找各種藉口,今天太累了,明天工作太忙了,健身計劃就這樣被擱置一旁。過了一段時間,他看著鏡子裡毫無變化的身材,滿心沮喪,卻又在短暫的懊惱後,再次重拾健身計劃,如此迴圈往復,腹肌始終只是他心中的一個夢。
在學習的道路上,這樣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學生時代的小王,每次考試前都信誓旦旦,要考出好成績。於是,他挑燈夜戰,瘋狂刷題,熬夜背誦知識點。考試結束後,成績稍有起色,他便沾沾自喜,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日常的學習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作業能拖就拖,知識點也不再深入鑽研。等到下次考試來臨,成績又一落千丈,他又開始重複之前的 “臨時抱佛腳” 模式。這種間歇性的學習方式,讓他始終無法真正掌握知識,學習成績也一直在原地踏步。
職場中的小趙亦是如此。剛進入公司時,他雄心勃勃,想要做出一番成績。前幾個月,他工作積極主動,加班加點完成任務,還主動學習新的技能,領導和同事都對他讚賞有加。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失去了最初的熱情,工作變得敷衍了事,能推就推。看到身邊的同事不斷晉升,他又心生焦慮,開始努力一段時間,但沒過多久又恢復原狀。在職業生涯的道路上,他始終無法突破自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機會一次次溜走。
從這些生活中的常見場景中,我們不難發現,間歇性努力就像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跑幾步就停下來休息,永遠無法到達勝利的終點。它表面上讓我們看到了努力的希望,卻在一次次的中斷中,消磨了我們的意志,消耗了我們的時間和精力。真正的努力,應該是一種持續而穩定的狀態,是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不斷積累,不斷進步。
回顧歷史,那些取得偉大成就的人,無一不是持續努力的典範。曹雪芹,家道中落,生活困苦,卻在艱苦的環境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作出了文學巨著《紅樓夢》。在這漫長的創作過程中,他沒有因為生活的艱辛而放棄,沒有因為一時的靈感枯竭而中斷,始終堅持不懈地努力著,將自己的心血和情感融入到每一個字裡行間。正是這種持之以恆的努力,才讓《紅樓夢》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
愛迪生,為了尋找一種合適的燈絲材料,進行了成千上萬次的實驗。在這個過程中,他遭遇了無數次的失敗,被人嘲笑,被人質疑,但他從未放棄。他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找到理想的材料,不斷地嘗試,不斷地改進。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他終於成功發明了電燈,為人類帶來了光明。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持續努力的結果,是在無數次失敗中積累經驗,不斷前行的成果。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我們總是容易陷入間歇性努力的怪圈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們缺乏明確的目標和規劃。沒有清晰的目標,就如同在大海中航行的船隻沒有燈塔的指引,不知道自己要駛向何方。沒有合理的規劃,就無法將大目標分解為一個個小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另一方面,是我們缺乏自律和堅持的品質。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誘惑和困難,我們很容易動搖,很容易放棄。自律,是一種對自己的約束和要求,是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按照計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