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5頁)
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俶揮起身請道:“陳老將軍請坐,不知將軍漏夜造訪,所為何事?”
陳玄禮捋裳坐於下首,他是三十年前跟隨玄宗平定韋氏、太平公主之亂的功臣,所受信重,不在高力士之下,已年屆六旬,仍不減武人剛毅勇猛之氣,當下說道:“殿下素知老臣是個直率的粗人,如今之事,也不與殿下拐彎抹角——楊國忠召亂起釁,罪大惡極,人人痛恨,除非即殺此賊,否則天下離心!”
李俶黯然無話,過了好一陣子,方始說道:“茲事體大,須得稟明聖上,再作圖劃,小王不敢妄勸參議。”
陳玄禮撫案而起,壓沉聲音道:“聖上以萬乘之尊,離危城,幸西蜀,保國脈,圖久安,份所當然。然殿下清楚明白,此際軍士對楊國忠怨氣四彌,楊國忠乃罪魁禍首,若不能伏首,均是心有不甘,無法安心護衛聖上,更怕會棄聖上而去,後果不堪設想。此事,我已託李輔國稟告太子。然太子猶疑不定,事情緊迫,殿下乃嫡皇孫身份,還望殿下速作決斷。我,陳玄禮,誓死聽從!”
李俶眉思緊鎖道:“若誅楊國忠,貴妃必然難保。”
陳玄禮哼了一聲,道:“如此紅顏禍水,自不必留在世上。”
李俶站立而起,負手背向陳玄禮,良久方道:“只是,陛下定會傷心難過已極。”
“不過區區一名女子,再傷心難過,陛下亦會慢慢忘記。臣是見得多了,當年武惠妃娘娘薨逝,陛下也不過傷心感懷半個月,自有源源不絕的美女入宮,聖上何愁再找不到一個楊玉環。殿下幾時這樣婦人之仁,瞻前顧後?”
李俶審視陳玄禮道:“老將軍義膽忠肝,可知就算起事成功,將軍一世英名,從此付之東流。”
陳玄禮神色坦然:“老臣既然敢與殿下商謀,早把身家性命、身後罵名、千秋史筆付諸腦後。”
李俶聞言側身親自倒酒,將其中一盅遞與陳玄禮手中,道:“營行簡陋,小王只得以此薄酒敬將軍。將軍不負唐室,小王在此許諾——千秋史筆,定亦不負將軍。”
陳玄禮喟然道:“有殿下此話,陳玄禮,此生足矣!”與李俶相對一飲而盡。
當下二人細細謀劃一通,陳玄禮告辭而去。
待陳玄禮走後,李俶出營帳,緩步朝李倓營帳走去。
當晚,二十餘名胡人使節突然圍住楊國忠,朝他訴苦說無食物,為軍中士卒看見,齊說“楊國忠與胡人串通謀反”,其後,有人以箭中楊國忠的營帳,楊國忠見勢不妙,忙向馬嵬驛內逃命,以求陛下貴妃庇護,方至驛館門口,便被士卒追上殺死,將其顱掛在矛上示眾。
玄宗貴妃聞變驚懼不已,陳玄禮入內稟道:“楊國忠謀逆已被誅殺,願陛下割愛,賜死貴妃。”玄宗不允,然六軍不發,京兆司錄參軍韋諤跪 於玄宗面前,磕頭不止,血流滿面:“今眾怒難犯,安危在晷刻,願陛下速決!”玄宗無奈,遂命高力士引貴妃自縊於梨花樹下。
楊國忠死後,士卒進而殺其子楊暄、韓國夫人。楊國忠之妻裴柔、幼子楊晞、虢國夫人與其子裴徽雖乘機逃走,但在陳倉縣為縣令薛景仙帶人抓獲並殺死。
此是為“馬嵬之變”。千載以下,眾史家對該變各執一詞,莫衷一是。或雲此變並無主謀,全因士卒譁變而起;或雲主謀之人乃是高力士、陳玄禮或太子亨。
變亂第二日,玄宗仍欲率軍幸蜀,建寧王李倓與東宮內侍李輔國牽住太子馬頭,勸道:“逆胡犯闕,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興復!今殿下從至尊入蜀,若賊兵燒絕棧道,則中原之地拱手授賊。人情既離,不可複合!不如收西北守邊之兵,召郭、李於河北,與之併力東討逆賊,克復兩京,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復安,宗廟毀而更存,掃除宮禁以迎至尊,豈非孝之大者乎!何必區區溫情,為兒女之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