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頁 (第2/3頁)
[美]斯塔夫理阿諾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洲三大革命‐‐工業、科學和政治革命‐‐的傳播,這些革命早些時候曾賦予它向全世界擴張並征服巨大的殖民帝國的力量、動力和知識(見第十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但是,歐洲劃時代的成功卻產生了適得其反的結果:因為諸殖民帝國正是以它們的存在促進了三大革命的傳播。諸從屬民族深受這些革命的影響,他們的反應是有選擇地採納這些革命中的某些特別吸引人的東西,以便更有效地抵抗入侵的西方。
工業革命在19世紀從英國傳播到了歐洲和美國。在20世紀前半個世紀中又傳到了日本和英國自治領。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種傳播迅速加快。當各個新國家贏得獨立時,它的首要任務便是促進經濟的發展。在全世界,各國正在制定和執行各種經濟計劃,並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最典型的是迦納的七年計劃(1963-1970年),這一計劃旨在每年增加國民收入55,七年中共增加42。迦納總統克瓦米&iddot;恩克魯瑪在說明這一計劃的基本原理和目標時所說的話清楚地反映了歐洲經濟革命所產生的影響:
七年發展計劃為迦納整個國家未來的進步與發展提供了藍圖。這是一個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它建立在利用科學技術來徹底改革我們的工農業這一基礎上。我們的目的是在迦納建立一個強大、進步的社會在這裡,貧窮和文盲不再存在,疾病得到控制;在這裡,來們的教育機構為迦納所有的孩子提供發展他們的潛力的最好機會。恩克魯瑪的繼承者們宣稱,他們的目標一如既往,但他們的新政策也許更能確保這些目標的實現。
科學也從歐洲迅速地傳播開來,而且實際上已成為所有民族都渴望獲得的一門知識。科學的客觀方法論已使科學為非西方民族所接受,雖然這些民族可能對歐洲的藝術、宗教或哲學並不感興趣。人們之所以熱切地追求科學,還因為它是技術進步和經濟全面發展的基礎。因此,歐洲已失去了它對科學的壟斷;60年代中期,美國和蘇聯所做的科研工作比西歐任何國家都多。到1970年時,美國在科學方面已獲得81個諾貝爾獎,而它最主要的對手英國和德國分別只獲得7個和6個。科學革命也開始波及非西方國家,不過,在非西方國家,由於科學和工業之間的相互關係,障礙一直很大。雖然純科學的研究確可以不依賴工業,但科學發明的推廣需要有相當大的工業基礎。即使一位科學家掌握了分裂原子的理論並發展了分裂原子的技術方法,但只有擁有大量的財務資源和工業資源的社會才能從事原子能的生產。因此,只有在先進的工業國家裡才有可能從事先進的科研工作。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