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第1/3頁)
舒大剛/楊世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仁德表現出高尚的成全之心和不忍人之心,是人性的高度自覺與自律仁,包括很多優秀品德,它幾乎是一切人間美德的總和若孝若悌[注],若&ot;剛毅木訥&ot;[注],若&ot;恭寬信敏惠&ot;[注],若&ot;智勇&ot;[注]&ot;不佞&ot;[注]……都是仁德的表現形式或個性修養有了這些仁德,君子才成其為君子,如進而將這種仁愛精神施諸天下,那也就成了聖人[注]因此,孔子要求人們&ot;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ot;(《里仁》)
一刻也不要放棄仁德,放棄對成仁的追求,甚至號召:&ot;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ot;(《衛靈公》)
義是宜;即恰當、適宜,是處事的原則性其標準是等級制,是&ot;君君、臣臣、父父、子子&ot;(《顏淵》),是&ot;貴貴、尊尊&ot;(《札記&iddot;喪服四制》)如果說,仁的思想,反映了原始社會血緣親族關係殘餘意識的話,那麼,義的思想則反映了階級社會的等級關係對個人而言,仁是內在人性的自覺,義是外在道德的自律
正如董仲舒所云:&ot;仁之為言人(他人)也,義之為言我也&ot;[注]&ot;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ot;;&ot;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予為仁&ot;(《春秋繁露&iddot;仁義法》)即將義定義為自律,深得孔子原意義是一切得失與行為最高、最後的準則,一切仁人、君子,必須&ot;見利思義&ot;(《憲問》)、&ot;見得思義&ot;(《季氏》),作到&ot;義然後取&ot;(《憲問》)儘管孔子一生困頓,四處碰壁,但卻始終堅持&ot;臨財毋苛得,臨難毋苟免&ot;的取予之道,認為:&ot;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ot;(《述兩》)寧願&ot;飯疏食飲水,曲肽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ot;(《述而》)利義之間,真是一絲不苟!
仁是主觀的友愛精神,義是外在的合理原則,禮就是這些精神和原則的具體規定那些行仁的區別(&ot;殺&ot;)、講義的等級(&ot;等&ot;),都在禮的規定中得到了體現仁義是內容,禮樂是形式,仁義、禮樂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分言之則辭義各別,合言之則二者為一因此,他一則說:&ot;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ot;(《八佾》)&ot;禮之所尊,尊其義也&ot;(《禮記&iddot;郊特牲》)&ot;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ot;(《衛靈公》)一則又曰:&ot;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無下歸仁焉&ot;(《顏淵》)都說明仁義與禮樂是一體的,互相依存
中庸之道中庸是方法論中有中正、中和、適中、時中之義;庸,即用也中庸即用中用中的第一義為處適中,行中正,就是無過與不及子貢問顓孫師與卜商孰賢,孔子曰:&ot;師也過,商也不及&ot;子貢曰:&ot;然則師愈(優)乎?&ot;孔子曰:&ot;過猶不及&ot;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質之穩定性的度,超過度就是&ot;過&ot;,達不到就是&ot;不及&ot;,過分與不及都不好這是對矛盾轉化規律和質量互變規律的正確理解孔子認為,妥善地把握度,人為地控制過與不及,可以促成事物向理想方向發展,此即他的&ot;因材施教法&ot;&ot;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l;有父兄在,如之何聞斯行之?&r;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ot;聞斯行之&r;公西華曰:&l;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取問&r;子曰:
&l;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r;&ot;(《先進》)針對兩種極端,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