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第1/2頁)
三月含芳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夫妻倆陪著老人嘮了半天的家常,又在朱大伯家吃了午飯。
臨走時,朱氏的堂兄堂嫂們又往他們的牛車上塞了半蘿筐黃澄澄的桔子,和一麻袋馬蹄,讓他們帶回去吃。
直到離開,朱氏都沒往旁邊那座院子——她曾經以為的家看過一眼。可見她是真的死心了。
朱氏和丈夫帶著一車貴重的年禮回朱大伯家事,很快就傳遍了全村。
大家都說朱大伯一家好人有好報的同時,也不忘看朱大瞢子和羅氏的笑話。
朱大瞢子和羅氏自然也聽說了。縱然恨得咬牙切齒,他們也不敢去找大伯一家的麻煩,更不敢去找朱氏的麻煩。
之前那兩頓打,他們至今記憶猶新。
每每回想起來,只覺得骨頭都在隱隱作疼。
如今蔣家又出了舉人,他們就更不敢招惹了。
除了自己生頓悶氣,背地裡咒罵一通,什麼也做不了。
忙忙碌碌中,便到了大年三十。
一大早蔣家的大人們就起床了,殺雞剁肉破魚好不熱鬧。
按照習俗,下午未時一刻,全族的人都會到祠堂上供祭祖。
因著今年族中出個舉人的關係,供品較從前多了好幾倍。
一整頭的烤乳豬、荷葉粉蒸肉、整條的紅燒大草魚、燒雞、燒鴨等。
外加其他的炒菜、整罈子裡的酒水、糕餅點心、乾果,甚至還有一大盤子從北方遠道而來的大紅蘋果。
這些東西,包括難得一見的烤乳豬和紅蘋果在內,都是蔣家出的。
老族長和族老們看到這麼豐盛的貢品,眼睛笑眯了成了一條縫。
不僅僅是因為祖先們能享受到這麼好的供奉,還因為這些貢品擺完後都會分到各家,到時候他們也能沾沾光。
未時一刻。
蔣氏族人們祭祖的時候到了。按規據,家族的男人由族長和族老們帶領著,都會聚集在祠堂內堂裡給祖宗們三跪三叩。婦人們都在祠堂外堂跪拜。
待族人們都拜祭完後,族內今年的新生兒都會被長輩們抱進內祠拜祖宗牌位,上族譜。
今年蔣氏一族的新生兒除去夭折的兩個,共有九人。蔣禹清就是其中一個。
盛裝打扮過的蔣禹清小寶寶,由父親蔣文淵抱進了內祠堂,在全族人的見證下,拜祖宗牌位。
三跪三叩後,鬚髮皆白的老族長,翻開了厚厚的族譜,在蔣文淵和陸氏的名字下頭,親哥哥蔣禹川的名字旁邊鄭重的寫上了「蔣禹清」三個字。
旁邊還用小字寫上了這樣一句話(青州縣碧溪堂蔣氏,開祠以來第一位女嗣)。
看到自己的名字,被莊重的寫在泛黃的紙張上。蔣禹清的眼眶募然有些發熱。
心裡漲漲的,暖暖的,滿滿的。
如果非要給這種感覺,找一個恰當的定義,她想,那便是歸屬感。
這樣的待遇,即便是在前世那個標榜男女平等的現代社會,許多地方,女孩子也是不能入族譜的。
但是,在這裡,在這個落後的封建時代,她的名字卻被族人們鄭重的記入了族譜。
可以說,只要她的名字還在這本族譜上,不管她將來長大後是否出嫁,只要她願意,百年歸壽後她都能葬回這裡,葬在蔣氏的族地。
這就是族人們給她的底氣!
她的家人們愛她,族人們也愛她!
她是有根的人。
她發誓,以後,她也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和來回報族人們的這份沉甸甸的愛。
祭祖完畢,貢品被平分給了族人們。蔣禹清家也分到了一小份。
蔣家不缺這點吃的,蔣老頭兒便作主把這份給了孩子多的人家。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