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索爾工業與瓦格納汽車 (第1/2頁)
李衛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晚上,新上任的朗格汽車公司的執行長康拉德?施密特抵達萬豪酒店。
“感謝您與朱先生的信任。”
簡單用過晚餐之後,康拉德?施密特一刻也不能耽擱,開始向蔡致良和朱國信匯報他對於未來汽車公司的構想。現在已經同兩年前不同,當時的索爾投資只是尋求合作的東方公司,如今已經是瓦格納機械廠的大股東,並全力支援他造車的理想。
自1988年第一次同朱國信接觸, 後來索爾投資入股瓦格納機械廠,並在遙遠的東方建廠,康拉德?施密特一直向朱國信闡述汽車行業的光明前景,希望能夠獲得足夠的支援。但是朱國信一直跟他打太極,始終沒有確切的迴音,等到年初接到朱國信的通知的時候,康拉德?施密特有些驚喜,卻也有些猶疑。驚喜的是朱國信終於支援了他的想法, 而猶疑的卻是朱國信對他的支援能到什麼程度,畢竟這可不像東方的恆遠汽車廠,那裡全國一年的汽車總銷量也不過十萬輛,幾千萬美元的投資就可以輕鬆搞定,而這是在德國,外部殘酷的競爭環境,尤其是美系車和日系車近十年來在歐洲攻城略地,沒有數億的投入,就不會在市場上泛起一絲漣漪。
索爾投資在蘇聯解體的浪潮中,在東歐收購了一大批產業,而後透過合資,收購,換股,在法國,德國,義大利等西歐國家控制了不少工廠,這都成為此次整合汽車製造工業的基礎,也堅定了康拉德?施密特的信心。
康拉德?施密特隨即開始組建自己的團隊, 畢竟當初隨著瓦格納汽車的停產,整個團隊也隨之各奔東西,進入其他汽車製造公司,想要再次聚攏是不太可能了,而籌備建廠方案,首要問題自然是選址。
“我建議將地址選址德國,漢堡比較合適。”作為一個德國人,掌舵一家德國公司,將未來的汽車廠選在德國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康拉德?施密特道:“若論工業基礎和製造能力,法國,義大利,英國等國家都能夠完全勝任,哪怕是我們現如今所在的荷蘭,也出產過世爵這樣享譽歐洲的品牌,而隨著歐共體的進一步整合,汽車產業鏈也不再是什麼問題,之所以將地址選在漢堡,就是因為便利的交通條件,海運可以極大的降低成本,而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這裡靠近東德, 這也是我建議在德國選址的原因,隨著德國的統一,將會為整個德國帶來數百萬高素質的勞動力……”
誠如康拉德?施密特所說,西歐各國的工業基礎和製造能力都足以承擔這樣的使命,但是德國統一之後,8000萬的人口規模卻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比擬的,這意味著巨大的購買力市場,德國自七十年代以來一直維持在300萬輛汽車保有量的市場也將迎來一波爆炸性增長,這得益於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的馬克以1:1兌換,即便是勞動力成本有所增加,但是在西歐依舊相對低廉的多。
雖然法國自六十年代以來吸引了北非殖民地大量勞動力,經濟快速發展,但是同高素質是不沾邊的。另一方面,歐洲各國之間也是有差異的,德國的汽車製造業最強,競爭自然也是異常激烈的,所以相較於南方的汽車製造業重心,康拉德?施密特將工廠建在了北方出海口。
蔡致良只是靜靜地聽著康拉德?施密特的彙報,沒有發表意見,或許有壓力才有動力,但是對於汽車工廠的選址,其實也沒有太好的選擇,德國和義大利都沒有關係,不是他關注的重點。
“我覺得可以。”朱國信說道。
蔡致良隨即也點點頭。
“這是我擬定的供應商名錄,共計254家,其中隸屬於索爾投資旗下或已經入股的有6家。”康拉德?施密特將一份清單遞給蔡致良,這是他的新組建的團隊近月以來整理的結果,結合了六十年代瓦格達汽車廠的供應清單。
蔡致良接過清單,也就大致掃了一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