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文中縣 (第1/2頁)
她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中縣原本不叫這個名字,直到百年前有一位貧民狀元,一步步走到三朝太傅,撐起風雨飄搖的那些年,所在的戶籍縣便也隨之改了名字。
那位太傅多年後告老還鄉,為了福澤天下學子,就在臘月農閒時開設了為期五日的論學會。
據縣誌史籍記載,那位大儒離世,北地大半學子都趕來相送,綿延數里。
當時的縣令頗為感懷,和那位大儒的子嗣商議後,繼續將這習俗延續下去,至今已有近百年。
趙知行同江晚並肩走在熙攘長街,低聲說道,“可惜曾祖晚年糊塗了,將這宋家人貶斥回鄉,三代不許入朝,倒是頗為可惜。”
江晚抿唇忍下笑意,“哪有你這般說長輩的。”
他摸了摸鼻尖,“本來就是,曾祖自己在手札中也記載了,說對不住宋家懷瑜。”
江晚眉頭微擰,疑惑問道,“手札向來是記載私人見聞,曾祖怎麼會記一個被貶斥的臣子?”
趙知行也不解,“許是關係好吧,那位宋太傅自小就是曾祖的伴讀,後來曾祖登基又欽點為探花,想來政見是沒什麼矛盾的。”
江晚心頭微動,升起一個荒誕的念頭,“可有說他們因何爭執?貶斥三代應當不是小事吧?”
“史官記載貶斥那夜只有他二人在御書房,曾祖的手札也沒記下,貶斥宋家的真正緣由自然成了謎。”趙知行輕聲說著,帶著她往旁邊先前定好的酒樓走去。
江晚想到曾經看的那些小眾文學,不由浮想聯翩。
不想剛到二樓,就見盧明珠迎面走來,身後跟著一個清俊男子,看到他們神色一僵,彆扭地上前行禮,“臣女見過王爺,姑娘。”
江晚輕聲回禮,“盧姑娘。”
趙知行面不改色地應了聲,看向她身邊男子,“你是宋家人?”
男子同他行了個文人禮,“草民宋鶴安。”
趙知行看他年歲不大,沉聲問道,“能參加科舉了?”
宋鶴安想來也是頗為感慨,“能。”
趙知行滿意點頭,“論學會好好表現,明年春闈本王在京城等你。”
宋鶴安恭敬行禮,“是。”
幾人就此分開。
江晚進了雅間往下看去,二人正往不遠處的論學臺走去,“我怎麼瞧著盧姑娘變了許多?”
趙知行貼在她身後,含糊不清地說,“許是家中長輩教育過了。”
江晚側身抬手搭在他肩上,輕笑問他,“你什麼時候成她長輩了?”
趙知行悶悶笑著,抬手拉下木窗,湊上去吻她,“小懲大誡罷了,盧家行事太過張揚,我是奉父皇的口諭敲打。”
江晚脊背一麻,控制不住地輕抖,忙推開他,不自在地說道,“外頭呢。”
趙知行感到掌下的顫動,眼神微暗。
江晚抬手捂住他的眼,羞惱地紅著臉低聲說道 ,“論學會。”
趙知行啞著嗓子應了聲,鬆開她拉起木窗放下紗幔。
感覺面上微寒,揚聲讓外間候著的王全再加點火。
王全應下匆匆出門,不多時房中就熱了起來,午膳也被一一端了上來。
沒過多久樓下就開始了,周圍的窗戶陸續支起,樓下的人群也激動了起來。
論學會前三日算是初賽,不限出身,因此很是良莠不齊,大多辯論也沒什麼價值,只是聽他們言辭隱晦地互相嘲諷,倒也頗有些樂趣。
等第四日起限舉人身份參與,才是論學會的重頭戲,也是此處大多數人前來的目的。
江晚看到黃韶的身影,有些驚訝,“她怎麼會來?”
趙知行順著她的目光看去,卻分不清烏泱泱人群中她看的是誰,“可是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