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7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乍浦和上海,扼住主要的航道,清政府就無法拒絕英國的各種要求,這樣,“不但所有作戰的實際目標可以迅速達到,而且可以產生同等深刻的精神效果”。
英國政府根據以上的分析,確定英軍在增加兵力後,沿長江西進,封鎖運河口,奪取南京。進攻發起時間選在春夏之交,因為那時正是糧食等物資北運的季節。
1841年9月底,英國政府訓令其駐印度的殖民當局,在1842年4月間,集中一切可能調動的海陸軍於新加坡,以便隨時行動。
這批奉調來華的海陸軍,計有軍艦七艘和陸軍約七個團,從而使侵華英軍共“擁有軍艦二十五艘,載炮六百六十八門,輪船十四艘,載炮五十六門,醫院船、測量船及其他船艦共九艘,運輸艦還沒計算在內。地面部隊,除了炮兵以外,有步兵一萬餘人”。
為集中兵力從長江口入侵,英軍於1842年5月上旬主動撤出寧波,並將鎮海守軍減至二百人,主要控制招寶山。
當然走也不能白走,得勒索點什麼才行。英軍就向寧波士紳富戶們暗示,只要花點錢,就能免災。於是士紳富戶們費力湊了一大批銀兩,終於把英國侵略者這尊大神送走了。
1842年5月7日,侵略軍悉數登船,撤離寧波,隨後撤離鎮海城,除了招寶山、定海外,浙江全境已無敵蹤。
也就是,耆英帶著伊里布來到浙江時,英軍其實已經準備進犯長江,要截斷大運河的運輸逼迫大清帝國談判,在談判桌上取得利益。
顯而易見,此時的耆英和伊里布的議和,英國人並不需要,英國人希望在戰場上取得更大的勝利然後再談判桌上索取更多。
其實,道光帝也曾接到奏報,英軍可能進犯上海,曾諭令新任兩江總督牛鑑加以防備。
但牛鑑卻認為,“下游之堵御既嚴,瓜洲之防護又密”,英艦“斷不敢飛越數百里重兵駐守之地,冒險入江,阻我漕運”。
牛鑑的輕敵,嚴重影響了長江下游的設防。
:()十萬大山: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