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會兒拿給殿下看看要不要添減。”
又歇了幾日,過了年,元琦和衛念秋帶著元寧登了九皇女府的門。
元瑜看見元琦帶著元寧,一點都不詫異,想來是元琮已經和她透過氣了。但掃過侍從遞上來的禮單時,眼中有明顯的不解。
“新柔,你招待好三姐夫和寧兒。三姐,我們書房說話?”
元瑜的正君江氏笑著行了一禮,帶著衛念秋和元寧去了後院。
元琦元瑜二人在書房落座,侍從端上茶水,元瑜先笑道:“三姐的拜師禮太重了,我可不敢收。”
元琦也笑道:“九妹不是已經猜到了嗎,我還另有事相求。”
“三姐有事儘管吩咐,重禮可就是見外了。”
“那我就直說了。我在桃州這半年,讓人在沿海收集了氣象水文的資料,有的是古籍,有的是沿海漁民們口口相傳的,還有些觀察到的現象,總之是紛繁複雜的資料。我現在需要有人,把這些整理著書,供給出海的船隊用。”
元瑜斂了笑容。元琦在找著書的人,她一直知道。皇帝重視海上貿易,一旦書著成,便是一項功績。元瑜和元瑾一父同胞,她怎麼也沒想到,元琦會把這份功績送到她手上。
“三姐要找著書的人,母皇也是支援的,什麼名門大儒找不到,怎麼會想到我呢?”
“因為九妹最合適。”元琦看著她,“九妹不求名不求利,最能沉得下心。皇家的藏書隨九妹借閱,資源最豐富。最重要的是,九妹也需要一個施展學識的地方。”
不得不說,元琦說的這些讓元瑜很是心動。
為了避親姐姐元瑾的鋒芒,元瑜只能在翰林院不溫不火地寫些錦繡文章。這樣一個能名垂青史的機會,元瑜不想錯過。
看得出她的動搖,元琦又加了一把火:“我年前回京時,和母皇提過這事兒。母皇見我們姐妹齊心,龍顏大悅。”
終究元瑾和元琦不是一個陣營的人,元瑜縱使再心動,也不能隨意應下。
“我這幾年疏於讀書,這樣的重任一時竟有些怯了。三姐容我仔細思慮一番可否?以免能力有限,反倒誤了三姐的事兒。”
元琦笑道:“這是自然。著書一事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完成的,慎重些是好事。那我等九妹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