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與酒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好意思,我剛才也聽到了一些你們的談話,我覺得我說不定可以幫你們解決問題。”準備死馬當活馬醫的馬鹿裝作一副認真自信的樣子。
“你能幫助我們?”兩個剛才還是吵架的爺孫,這會兒倒是很有默契,同樣有默契地扭頭哼了一聲。
“我覺得你們可以去賣奶茶,這是一個很好賺錢的生意,而且不會因為你們是極道組織就不能賣奶茶。”
“賣奶茶嗎?老朽有些印象,那可是好多年前流行的事物了。”小早川金太郎摸摸下巴,琢磨思考著馬鹿的提議。
事實上也是如此,前幾年,大土地的各路媒體報道過泥轟出現奶茶熱,連極道組織的人都說過“再也沒有比開奶茶店更省事兒的買賣了。”但其實奶茶熱在泥轟並不是第一波。珍珠奶茶在日本的發展也經歷了三次浪潮。換句話說,它對日本人來說,並非新事物。
也因此,年紀比較大的小早川河源對於珍珠奶茶是有一定的瞭解的。
日本人管珍珠奶茶叫“tApIocA”。
“tApIocA”原意是木薯粉,也就是“珍珠”的原料。
珍珠奶茶是1980年代出現在我國蛙島地區的,迄今不過三十幾年歷史。珍珠奶茶一開始默默無聞,但因為被日本的電視節目當做蛙島甜品推薦之後,才又在蛙島熱門起來,開始研發、進化,珍珠的大小、彈性以及茶葉和牛奶的配比,慢慢地有了多元化的配方,成為一種成熟的飲料。
早在1990年代初,日本就興起過一陣“tApocA”熱。但當時主要是隨著東南亞風格的異國食物一起流行起來的。當時反響平平,“珍珠”的模樣也跟現在不同,最流行的品種是小小而透明的木薯粉圓子,浸在白色椰奶裡,就像我們在比如楊枝甘露等粵式甜品裡吃到的那樣。
第二次“浪潮”是在2000年,那時“珍珠”已經進化成了跟現在差不多的模樣,黑色大顆q彈。許多便利店開始有了預製包裝版的珍珠奶茶。
第三次浪潮就是近幾年。馬鹿是2021年穿越的,這個時期的年輕人的奶茶自由與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宣傳可謂是如火如荼,也因此走在街頭的馬鹿意外發現,在離開遠月茶寮料理學園的路上竟然沒有出現一家奶茶店。
難不成是珍珠奶茶這種低端的食物不能出現在遠月茶寮料理學園這種高貴的料理天堂附近,還是泥轟現在的奶茶熱還沒有出現?這引發了馬鹿的思考,以及馬鹿的“萬一考不上遠月茶寮料理學園就去便利店打工,然後賣珍珠奶茶的‘計劃c’。
至於‘計劃b’呢,則是如果插班生考試失敗,就去應聘遠月茶寮料理學園的學校雜工。反正學校雜工也能靠近劇情,馬鹿還幻想著,這是不是和當年很火的暗黑界混在後宮當太監同型別的做法,靠著雜工成就料理霸業,來個料理鹿鼎公。
就是不知道遠月茶寮料理學園會不會招馬鹿這種黑戶了,但是以泥轟這麼猖狂的派遣工體系,馬鹿覺得自己靠著“美食神格”作弊還是有一定希望的。
而在這對極道組織爺孫的吵架中,馬鹿發現二人的爭吵的矛盾在於目標不一致。一個想脫離極道過上普通生活賺錢,另一個則是想讓其加入極道賺錢並痛斥前者異想天開的普通人夢想。
對於二人的矛盾,善於吐槽和腦子轉得快發現兩人的目的有個共通之處,都是賺錢。專想鬼點子的馬鹿敏銳地發現,他好像能在其中撈點好處,做點手腳。
於是,馬鹿表面上的信心更足了,拍著胸口表示道:“你們別看我這樣,我可是透過了遠月茶寮料理學園的插班生考試,下個月我就是遠月茶寮料理學園的正式一員了,我對於奶茶可是很有研究的,這是一門很賺錢的生意。”
“遠月……茶寮料理學園,難不成…就是那個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