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空印案(下) (第1/2頁)
如風若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季如風、朱標、馬秀英混在旁聽的百姓當中,看著堂上朱元璋雷厲風行的處理朱逢春案件。
“由南而起,至北而終。一碗定天下,一繩了殘生。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不愧是洪武大帝,一生為民,鞠躬盡瘁!”
這是季如風第一次親眼見證朱元璋為民處置官員,哪怕是自己的族叔,也是毫不手軟的舉起了屠刀。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後世書上、影視上,看得再多,今生推卦演算的再多,也沒有身臨現場看一遍來得震撼。
處理掉朱逢春的事,朱元璋甩袖離開縣衙大堂。
城中大街上,三人牽馬齊頭並進,馬秀英坐著馬車緩緩跟在後面。
“先生,能不能暫停北巡,咱想回去處理朝事……”
自從接到暗衛轉呈上的錦衣衛陳寧的奏報,他的北巡心思就一點都沒有了。
空印賬目,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朱元璋認為這其中留給貪官操縱空間太大了。
對於貪官,他從不留情,哪怕只貪墨60兩,也要施行剝皮萱草!
陳寧的奏報中,提及涉案大小官員足有600多人。
如此之多官員涉足,朝廷每年得損失多少銀錢?
朱元璋一撅屁股,季如風就知道他想放什麼屁。
想走?哪有這麼容易的事!
“讓標回去吧!歷練太子監國不是你一直在做的事情嗎?這麼好的機會正好可以給他好好歷練一番。”
從朱元璋微瞄雙眼的表情,他就知道朱元璋聽進去了。
“也好,標兒,去和你娘告個別。國以民為本,標兒切不可手軟,好好殺一殺這群殺材的囂張氣焰。”
“知道了爹,吸血民脂的傢伙,國之蛀蟲,我不會輕饒了他們。”
季如風當即落出了一抹笑意,果然,虎父無犬子,殺伐果斷的朱元璋全心全意培養的朱標,怎麼可能是心軟仁慈之輩。
都說朱標深受儒家思想教育,性格軟弱仁慈,事實上洪武四大案,有三個主辦者正是朱標,最後的藍玉案還是在他死後才發生。
“標,臨別贈你一言。除惡務盡的同時,謹記只誅首惡,家眷流放嶺南。其餘眾犯,可打入罪籍,以勞代罪,建設大明需要大量勞工,勞動改造贖其罪。殺伐過重有傷國本。”
想要繼續修煉,將真氣轉為靈氣,需要更多的時間,前提就是延長大明國祚,如此才能提升自己的壽數。
朱標的智商情商都在朱元璋之上,稍加思索便明白過來,拱手道謝,再去拜別馬秀英後縱馬而去。
見朱元璋還是面帶怒意,季如風便知他還沒有想透箇中原由。
“先生,咱想不明白,既然你都說了除惡務盡,為啥又只誅首惡?咱認為這些蛀蟲就該移三族,甚至誅來九族。”
“殺伐過重,有傷天和,最終影響的是大明國祚。洪武之後,大明二世,蕃王作亂,後世之君無人可用,便因你屠盡了淮西武勳。”
季如風說這些的時候,目光如炬的盯著朱元璋,令後者心跳莫名的快了起來。
季如風在奉天殿所言,歷歷在目。
大明,成也朱元璋,敗也朱元璋,真的和他有莫大關係?
朱元璋越想,心跳越快,之前經過馬秀英勸導,他已經對季如風的話,信了七分。
“上位在任三十一載,洪武四大案,誅殺官員6萬餘眾,誅連者多達十幾萬,你認為這二十餘萬人真的都該死嗎?”
聞言,朱元璋臉色鐵青。
“先生,這洪武四大案……”
既然季如風說,他來應天的目地就是為了彌補大明的遺憾,那麼自己改了這些,是不是也會影響到未來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