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極道小早川 (第1/3頁)
三月與酒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險,終於成功了,而且A計劃plus也沒有觸動成功,真是有驚無險。”馬鹿的A計劃plus是馬鹿留下的最後手段,當時的馬鹿怕炒飯也過不了薙切仙左衛門的法眼,於是便準備了最後手段,那就是改名字。
因為幸平創真是誠一郎的兒子,在日本這個講究門第的社會,註定了薙切仙左衛門會高看他一眼。所以馬鹿留下了最終的混淆手段——冒名頂替,讓薙切仙左衛門以為他是誠一郎的二兒子,叫做興平馬鹿。
“還好薙切仙左衛門比想象中的更好對付,不然我就要改名了。”放心下來的馬鹿頓時安了心,“透過了就好,不然說不定我就要成為‘非人’或者‘穢多’了。”
泥轟的社會階級受中國影響,有士農工商四個階級,但是泥轟還有兩種人,一個叫‘穢多’,一個叫‘非人’。非人,什麼意思?非人就是比如乞丐、罪人、犯罪、沒有人理的病人。沒有人理的病人,就是這個人生命垂危但沒有人員看顧,即泥轟所謂的‘無緣人’。可是‘非人’不是世襲的。
而‘穢多’則是世襲的。‘穢多’以前也叫賤民,賤民這個稱呼大家比較熟,印度也有,日本和三哥是在現代社會還存在賤民的兩個獨特國家。
‘穢多’也叫做“部落民”,‘穢多’為什麼會叫‘穢多’呢?是有其文化內涵的。泥轟,在公元700年的時候啊,有個很著名的學說叫做‘觸穢說’。就是說接觸了汙穢的東西,是很恐怖的。
那什麼樣的東西就是汙穢的呢,那就是死人的東西,所以接觸到死人的東西是很嚴重的。
在古代泥轟,經常天皇掛了,皇后就要搬家了,要遠離汙穢。因為當時的泥轟都是草房子,所以搬家再建一座草房子很容易,後來才出現了宮殿就比較不容易搬家了。
但是廣大的泥轟人民還是對死人的東西很不願意碰,在當時的泥轟有分為良民和賤民。這兩個稱呼是不是又很有既視感,當年泥轟在大土地搞的良民證,其實就是把泥轟那一套搬過來,屬於泥轟的傳統藝能。
當時的泥轟賤民佔十分之一,其餘百分之九十的則是良民,就是一般的民眾。百分之十的賤民則是做奴隸或是做一些別人不願意碰的職業。
可是後來泥轟出現了‘觸穢說’,對於死人的東西特別忌諱。所以後來就有一種人專門處理這些東西,然後他們就給處理死人東西的這群人取名叫做‘穢多’。大概在公元一千年左右‘穢多’這個詞在泥轟就流傳開來了。
泥轟和三哥的法律都有規定,不準歧視,不準再有賤民。印度人賤民非常明顯,你一看就知道他是賤民,看他的生活品質,你就知道他是賤民。
但在泥轟,你卻看不出來。因為泥轟對於‘穢多’有特別的保護。其實在泥轟的文化中也不太算保護。這種保護就是比如說,某些行業全部交給‘穢多’去做,例如皮革業。
因為‘穢多’要處理屍體,也處理動物的屍體,做屠宰業和皮革業。又比如說一些很危險的事情呢,也是‘穢多’去做。
而隨著泥轟的發展,在這些行業的‘穢多’經濟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可是他們心裡壓力非常大,為什麼?
因為在泥轟如果你做個普通的‘穢多’,那還好?如果你想當個老師公務員啊,那就很麻煩了。因為報名參加這些行業的選拔要登記籍貫,又稱本籍地,一登記本籍地就知道是這個人是‘穢多’了。
因為以前的‘穢多’,住在特殊的地區——像部落一樣的地方,所以‘部落民’的稱呼就由此而來。泥轟進行公務員選拔的人一知道你是‘穢多’,就覺得你身上髒得不得了,在廣大泥轟外務省的宣傳下乾淨得不得了的泥轟較高階的人群會很容易地就接觸‘穢多’嗎?
印度的賤民據說佔印度人的15%,有兩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