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兵發檀州 (第2/2頁)
九年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女真族原本是遼國的附屬民族,長期受到遼國的剝削和壓迫。
完顏阿骨打的崛起,徹底改變了北方的格局。
金國的勢力迅速壯大,成為了遼國的心腹大患。
史文恭深知,金國的威脅遠大於遼國。
在前世的歷史中,金國滅遼之後,曾在三年內,對大宋境內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南侵,史稱“靖康之變”。
金國第一次南下,圍攻北宋都城汴京,迫使北宋簽訂了城下之盟,割地賠款。
第二次南下,金國更是直接攻破了汴京,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及大量皇室成員、官員,導致北宋滅亡。
北宋在金人的鐵蹄之下轟然崩塌,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
宋高宗趙構如驚弓之鳥,在風雨飄搖中被迫南渡,於南方的土地上倉促建立起南宋政權,試圖在那片還算安寧的水鄉延續趙家的社稷。
金國的野心並未因北宋的滅亡而得到滿足,他們的目光緊緊鎖定著新生的南宋,貪婪的慾望如熊熊烈火般燃燒。
於是,金軍再度揮師南下,凌厲的攻勢如洶湧的潮水一般,一波接著一波。
南宋軍隊雖奮力抵抗,但終究難以在短時間內扭轉局勢,雙方就此陷入了長期的僵持對峙之中。
在這漫長的戰火紛飛歲月裡,華夏大地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抗金義士。
岳飛,那身跨白馬、手持銀槍的嶽武穆,率領岳家軍馳騁沙場,“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以嚴明的軍紀和勇猛的鬥志,讓金兵聞風喪膽;
韓世忠,憑藉著過人的膽識和卓越的軍事才能,黃天蕩一戰,困住金兀朮,大挫金軍銳氣;
辛棄疾,筆能寫盡豪情壯志,劍可斬破敵寇頭顱,雖生於淪陷區,卻一心向往收復山河;
還有楊再興,單槍匹馬衝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最後血灑小商河,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悲歌。
想到這裡,史文恭的眉頭緊鎖。
他知道,金國的崛起不僅對遼國構成了威脅,也對中原王朝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若大梁不能儘快收復燕雲十六州,建立起穩固的北方防線,未來將難以抵擋金國的南下入侵。
因此,此次出兵檀州,不僅僅是為了擴張領土,更是為了大梁的長遠安危。
史文恭此番出兵檀州,志在必得,任命前將軍小天寶蘇定與徵西將軍豹子頭林沖為先鋒大將。
二人皆是勇猛善戰之輩,擔任先鋒一職最適合是不過。
一路之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直奔檀州殺將而去。
此時,遠在檀州的遼國兵馬,正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
他們深知檀州的重要性,這座城池是遼國南部的重要防線,一旦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城牆上的哨兵日夜堅守,密切注視著四周的動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