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無忌YWJ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啟朝的新氣象,看起來欣欣向榮。
小皇帝果如其言,見事很慢,十件政事九不表態,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
他收到的奏摺報告,大都是這種套路:
鼓吹先皇仁政,新皇仁德;然後本地艱難,民生苦頓,久盼甘霖;方法是求皇帝開內帑,或減免賦稅。如能感動皇帝,實行上述仁政,他們就能獲得天下士林讚譽,士紳大戶歌功頌德,大送萬民傘。這時代的名臣幹吏,就是這麼練出來的。
所以,皇帝的意見是:問一下戶部李尚書,不影響收支用度,朕沒意見;問兵部尚書,不影響九邊防禦,朕沒意見;問一下工部,不影響治水通路,朕沒意見。
沒機會見皇帝的各地觀員,開始覺得,六部尚書比內閣還要重。六部尚書開始覺得,擋槍技巧很重要。校哥兒開始覺得,勉力支撐這搖搖欲墜的大明,先保留這套班子,很重要。
搞不懂,後來咋玩脫滴?
至於皇帝關心了的最後一件事,往往是軍務外交、大項撥款、重要任命。他愚鈍,所以打破砂鍋問到底,請忽略文采,直白表達,明確資料,對比往年,這……,清貴的文臣們哪做得來,簡直有辱斯文。
於是,皇帝垂拱,清平無事。天啟朝就以這樣的節奏,平穩起步,如果沒人搞事的話。
金琉璃,紅牆面,朝天門,五更天,地面和屋瓦都鋪著一層淺淺的霜。
但早起入朝的人們,心頭火熱。
今天這一場,都是有備而來的。
連小皇帝也是,夜裡突然叫人寫了封旨意,王安公公都沒來得及看。
今日朝會略有不同,多了些座位
小圓凳,厚墊子,小靠背,專為年老的閣老尚書準備。舒適卻不失禮,此舉引來一片讚譽。
可惜,不久後,畫風開始轉變。青袍區的人們,禮貌的排隊發言。
“百善孝為先,庶母亦是母”
“先皇遺言,豈有不尊”
“後宮權柄,無人執掌,勢必滋生權宦……”
風向漸漸統一,統一要教育皇帝。
小圓凳上站起一人,刑部尚書黃克瓚。
“先前,臣有疏明言,選侍接聖母不恭,遇皇上失禮,亦足以盡其失。必欲邀恩於皇上者,推先帝之遺愛,父子之間,人所難言,而深言之,則不能無罪耳……”
好像在附和眾人,也好像幫皇帝擋了一擋
校哥兒觀察下來,這大明的嘴炮官司,一般都發生在青袍區,紅袍一般不出手,出手就是重手。至於尚書、閣老級的,開口後,基本就一錘定音了。
今天不一樣,炮的是他本人。連顧命大臣,都不好直接擋。
校哥兒慢慢開口:
“李康太妃娘娘,為朕庶母,已有一載。朕豈無感恩敬孝之心。然而,朕之生母,十五載生養之恩,豈非更深。諸位愛卿可知,聖母皇后因何鬱鬱而終?”
“噓~~~?”群臣深吸一口冷氣。
校哥兒舉袖掩面,哽咽嘆息。
“朕先前言,此乃天家密事,當庭議論,有失國之體統”
“朕若冊封李康太妃為太貴妃,奉為後宮之首,當以何面目,見聖母皇后靈牌?”
皇帝生母的死,竟與李康妃有關?然後,她還成了皇帝養母。這,算宮廷陰謀嗎?
來,你們誰來接住這個瓜?
“諸位愛卿,莫在逼迫於朕了”
熱鬧的朝堂……瞬間無聲,只有那哽咽的公鴨嗓子,一字一字的慢慢說著
“若恐劉老太妃年老,後宮無主,及早選後就是了”
諸位君子,有點難堪,也只能以袖掩面。
情緒難控的皇帝更衣去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