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人道·大聖 (第1/4頁)
青色大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庭王位?
此時也無帝,更無皇,九州之內,唯有王可稱謂。
這是周天的影響……
風允不入宗祠,而是高舉《大庭河圖》,以召大庭曾經出過的四位人族帝者。
第一帝,新印!
隨著風允召喚,攜帝威之器——大庭氏杖,從大庭宗祠中飛出。
第二帝,姯印!
攜帝行之器——大庭氏規,而出。
第三帝,隨象!
攜帝豐之器——大庭氏罐,而出。
第四帝,大庭炎帝!
攜帝本之器——大庭氏御獸冊,而出。
四位帝者,實力各異,但都是大庭氏的先賢,此刻皆為虛影。
風允眼中,此四位的道韻,從道天之上而下,融入其中,如此方才有了意識。
“後生何事可有疑惑,竟還不入宗祠,而召吾等?”似在不滿之語,但帝新印望向風允時,眉目威懾中,有著一抹讚賞之意。
風允直言:“國為何?”
“相顧於大庭國,允認為,一能讓人族久學不衰之地,更為大德。”
此言一出,四位帝者也明白了風允的大膽想法,竟然要滅去大庭國,以成人族之學!
“大膽!”帝隨象望向風允,怒之:“大庭國久遠,先輩之烈,方才有帝者出,如今你為風氏之後,不過近聖將入聖,就出此狂言。”
“古之大庭,近聖何其之多,不過吾之入幕之臣……哼。”
風允不動,這帝隨象晚年之荒唐,若非族內快刀亂麻,跌落讓賢,可還有後世之大庭呼?
他在等待另外三位。
兩女一男。
兩位女帝為母系氏族之帝,而大庭炎帝,已經是父系之中葉,炎帝之一。
其三位德行,都讓風允敬仰有加。
“理由,為何一定要這般做?”
兩位女帝不出聲,只是在揣摩風允顯露的道相,而大庭炎帝,才是這個發問之人。
“允此時所欲,亦是人族此時,乃至後世之所需,國之多矣,大庭只是其中之一罷了,其後,有顓頊之國,大禹之國,軒轅之國,祝融之國,神農之國……數不盡也。”
“對於人族來說,不管是哪一國人,都可以按照國中的規矩,大同小異地生存,可是人族傳承,以學不衰之地,卻古今未有。”
“允希望做這第一者,在這聖人難出之大勢,借勢而立。”
風允對幾位大庭古帝拱手一禮。
帝新印威嚴,卻最先道:“可。”
生活在最先的母系氏族,何來國一說,部落罷了,只要部落中人能生活得好,皆可。
而一直默默不出聲的帝姯印卻目光溫柔,親和地望著風允,對風允微微行禮道:“大善,我風氏有此之後裔,是德行的積攢……也是伏羲女媧氏一族的幸運。”
姯印,善信女媧氏也,風允道相中,隱隱的女媧氏傳承,她自然有感應,對風允的態度也更為和善。
“我處於母系之末,有幸得見媧皇最後一面,這一面後,媧皇往西,迎著風沙而去,不再有蹤跡……”
“聽說她後來變成了許多人,入道萬千,造化乾坤,已經突破了聖人之位,達到了更為不可思議的境界,默默庇護著人族,為人族尋開拓之法。”
“允,你若有心,可以試著探尋媧皇所留下的《洛書》,天干地支之間,或許能一窺其境。”
為風允給出《洛書》之可能後,姯印就不再語,她所處的時期,雖然已有國的跡象,但那始終是父系氏族的事了,相較之下,隨象更為關注。
隨象……
“你說得很好。”卻不是隨象之聲,而是大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