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京城如今真是多事之秋。
福郡王的客死棲霞古寺,以及那位大內皇差鷹太爺的離奇負傷,原已震驚全城,為此兵馬調動,禁衛林立,全城不分日夜,已然戒嚴狀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緊接著大內待衛許天梭以及“城防營”一干軍衛的身死,更如火上添油,無形中又激發了一天狂濤……這兩天人人頭頂上都像是罩著一片烏雲,誰都不能保證禍事不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放眼當前鬧市,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間或著更有官人的巡邏,遇見不順眼的人,少不得還要仔細盤問一番,這就更加添了緊張、恐怖氣氛,居家過日子的人,誰又願意惹這個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以,設非必要,乾脆連門也不出了。
城裡這般情景,城外也不例外,就連遠在百里之外的棲霞寺,也無端受了牽連,遭到兵馬指揮衙門的一紙封條,大門緊閉,暫停香火進拜,等待官人的詳細盤查。
——都因為福郡王死在這個廟裡,那個裝鬼弄神的刺客,太過虛玄,和尚們四大皆空,雖是出了家的人,卻也不能說完全脫了干係。
兵馬提督衙門的郭鎮臺親自帶了二百名差衛勁卒,即在福郡王事發的第二天,大舉開進了廟裡,並在外面小殿設了臨時指揮衙門,其他各人,悉數全都住進了大雄寶殿,和尚們幾乎被擠得無處藏身,所幸這座古剎,規模宏大,佔地極廣,大雄寶殿之外,還有三處偏殿,勉強還能維持著五百僧眾的日常功課。外面朝山進香的香客雖然暫時斷了,裡面的香火卻不能斷,暮鼓晨鐘,講經膜拜如儀。
老方丈法號“大猛”,北方人,其人高頎修長,聽說是中年慕佛,在滄州青禪寺出的家,一轉眼可也四十來年,算得上“老資格”,其人沉默寡言,為人極有分寸。瘦削的長臉上,刻畫著兩道深入的皺紋,難得一展笑靨,給人的感覺過於嚴肅,卻是樂善賞罰分明,是以極得寺憎愛戴,受人尊敬。由於他法號大猛,人皆以“猛”方丈、猛大師稱之。
就拿眼前這件大事來說吧。
好端端的福郡王竟然在他這廟裡喪了性命,上方怪罪下來,猛方丈身為一廟方丈,自然脫不了干係,接下來的廟門查封,對外香火斷絕,雖說是暫時性的,卻也關係重大,換在別個廟裡,早已雞飛狗跳,鬧翻了天,他卻能處變不驚,逆來順受,個人如此,五百僧侶在他約束管理之下,竟然同樣以和平處之,卻是難能可貴,持之不易。
猛大師早年習武,沒有出家以前,在魯省西南,曹州地方,急公好義,翦惡除暴,已頗有俠名,這地方早年曾是梁山好漢,甚而前推至黃巢造反出沒之鄉,人民生性彪悍,極重義氣,猛大師早年性情亦是如此,聽說是在家鄉因為闖了禍才跑出來的,至於後來又怎麼在滄州出家當了和尚,可就沒有人知道了。
卻是有此一點淵源,這棲霞古寺在猛大師接掌之後,武風甚盛,南院的“達摩堂”
便是在他老人家親手倡導之下,於八年前成立,由一位法號“無葉”的和尚所掌管。
說到這位達摩堂的“無葉和尚”,他的來歷可就諱莫如深,知道的人少之又少了。
嚴格說起來,“無葉和尚”並不是個真正的和尚,甚至他還有妻兒老少,每年總有百八十天不在廟裡,說是外出化緣,猛方丈既聽任他來去自主,別人誰又管得?加以這和尚一身拳腳武功,十分了得,即可輕功來去,十八般兵器,也極稱高明,“達摩堂”
在他主持之下,八年來確實造就了不少傑出子弟。無如和尚練武,無非用以防身而已,是以在外面的名聲遠不如習武成風的南北少林寺那般為人稱道,棲霞寺名重佛門,仍在於它的歷代香火鼎盛,且是位近金陵,向為達官貴人視為盛夏避暑盛地,除此之外,一年一度的夏日經座,照例也都是在此舉行,是以名聲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