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帶不打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一晃,來到了212年,建安十七年正在走來。曹老闆返回鄴城,曹丕命將軍賈信率兵進討田銀、蘇伯的叛亂,隨即將田銀等攻滅。曹老闆看著自己選的繼任者此事辦的很讓自己滿意。於是曹老闆的篡漢大戲開場了。漢室賜他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曹老闆獲得了漢代開國丞相蕭何的待遇。曹老闆正在志得意滿,意氣風發之時。一則流言讓曹老闆頓時心情馬上不好了。不知何時“曹人妻”的威名落到了曹老闆的腦袋上。本來曹老闆這點愛好沒有什麼,幹掉競爭者,得到競爭者的全部,接收競爭者的老婆,獲得其背後家族的支援,本來是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默契。現在竟然被人傳揚開來,成為大家在街頭巷尾的談資,本可一笑了之,但是“汝妻吾養之”的內涵過於豐富了點,弄得曹老闆一時不知所措,惱怒不已。
劉禪此時正在研究他的貓冬攻略。劉禪前生本是北方人,對南方冬天的魔法攻擊還真是沒有體驗過。眼見天氣慢慢轉涼,沒有看到江陵人有什麼過冬動作,福伯也沒張羅什麼,讓劉禪以為冬天沒什麼好準備的,便沒有放在心上。隨著天氣的日漸寒冷,劉禪覺出不對勁了。問過福伯,福伯乃是河北人士,更不知道長江邊上是如何過冬的。於是劉禪在火炕和地籠之間犯起了選擇困難症,直到劉禪無意間看見廚房放雞蛋的竹筐,劉禪的過冬神器,竹編火籠誕生了。先用竹篾編成上寬下窄之狀,網眼下密上松,把瓦盆或陶盆放在裡面,在盆裡放上木炭,上面用溼巾捂住,悶住籠內的熱氣,一方面起到了保溫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避免雙手燙傷。火籠大小隨意,即可做成小器手動把玩,也可做成瓦罐大小抱在懷中。火籠這東西製作簡單,材料便宜,劉禪做了幾個後,眾人覺得用著效果不錯,竹火籠慢慢在江陵傳播開來,有心的手藝人開始了大量製作,慢慢竟然變成了江陵的特產之一。
冬天的第一場雪悄然來到,江陵被漫天飄落的雪花穿上了一身白衣,人們開始了新一天的勞碌。街道上的雪被掃淨,商戶的夥計們摘下門板,人們走出家門在路上,慢慢匯成人流奔赴自己的目的地。江陵的百姓都很高興,隨著江陵的一系列變化,不論流民還是原住的百姓,大家的生活都變得好了起來,只要有手有腳,腰中的錢袋就能鼓起來。手中有了閒錢,生活在慢慢變得美好,日子有了奔頭,人們的臉上都洋溢幸福的笑容,對明天充滿了希望,一邊辛勤的勞作,一邊計劃著未來的日子。天地蒼茫之間,遠處的人們變成了小黑點,小黑點們有秩序的在忙忙碌碌,散發著勃勃生機。劉禪和福伯盯著已經蓋上一層雪的麥苗,嫩綠的麥苗在雪上探出頭好像也在探視著劉禪和福伯二人,劉禪想要把雪掃去,福伯連忙阻止,冬小麥不怕雪,雪越厚越好,厚厚的雪就是冬小麥過冬的被子,還能凍死表面的害蟲。一老一小就這樣蹲在麥地旁,津津有味看著飄落的雪花一層一層的蓋在麥苗上,福伯憧憬著金黃的麥穗,期望著豐收的喜悅,劉禪則暗暗的嚥著口水,期待著冬小麥那稍微帶著甜味的細膩口感。
元芳:“火籠這東西在漢朝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因為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熏籠。熏籠,是放在炭盆上的竹罩籠,是古代一種烘烤和取暖的用具,可薰香、薰衣、燻被。明朝畫家陳洪綬畫過一副《斜倚薰籠圖》畫的就是一女子斜倚在薰籠上。南朝梁蕭正德謝過一首《詠竹火籠》:“楨幹屈曲盡,蘭麝氛氳銷。欲知懷炭日,正是履冰朝。”不過王公貴族自然看不上竹製的火籠,漢代的劉歆《西京雜記》中描寫到漢天子以象牙為火籠,有錢人家則用銀或銅來製作。在《紅樓夢》中描述襲人照顧寶玉,“又將自己的手爐掀開焚上,仍蓋好,放與寶玉懷內。”在大量的清朝背景的影視劇中手爐出鏡率可不低。尋常百姓家自是無法使用這麼貴重的材料打造的東西。便宜實惠竹火籠自然是百姓們的首選,到現在我國還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