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了汪校長家,他們家一如既往地熱情。
特別是少澤媽對我有點超乎異常的熱情——至少有好幾個電話邀她打牌,她都推辭了,就一句話:曉東在這吃飯,沒時間。
少澤媽越熱情,越把我當成個人物,我就越有愧。
這跟中國人到了美利堅一樣,回國時,親戚朋友都以為人家發了大財,其實人家不過是在華人區涮盤子。
少澤媽聽說有個同學的老爸送了我一塊1000多錢的表給我,叫我取下讓她看看。
邊看邊稱讚這塊表精緻,好看,一定耐用。然後又說:“你同學爸爸是看中了你,名牌大學生畢業以後都有出息。他是提前投資呢。”
我心裡想,他提前投個鬼。一次就買4塊。這跟我們正在上的一門課——《消費學》上說的【隨意消費】是一回事。
錢少的人,比如我爹,他不能隨意消費,買任何東西都要想了又想。
但子勳他爹,錢多,就可以隨意了。那叫心情消費。心情一好,隨手就給乞丐100元。
吃完飯,汪校長把少澤和我叫到他的書房。
少澤知道他爹是個話癆,先給他爹的杯子加滿水。又泡了兩杯茶進來,以便我們這兩個聽眾中途不走動去找水喝。
汪校長點燃一支菸,說道:“曉東啊,我送你筆記本上那句話,你還記得嗎?”
我點點頭,說道:“記得,您寫的是——常識比知識重要。”
他點點頭,說道:“你和少澤,我都送了一個筆記本,都寫的是這句話。這不是貶低知識,而是提醒你們不要做一個書呆子。
書要讀,人際關係的相處更要學。各種常識要熟爛於心。有時候說,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你們以為這句話錯了,其實是一條人際關係相處的原則。
叫說話投機。
曉東,你要特別注意,回到村子裡,不要認為自己讀了書,看了大上海,就不和老百姓說話,那樣,你是給你父母樹立更多的對立面。
你要主動到村上一些人家去走動,別人才喜歡你。特別是跟你媽有意見的人家,你要主動去坐坐。
你去了,人家就高興,說你有胸襟。不跟你媽一般見識。這就是化解矛盾。你倒是好,今後生活在大城市裡,你爹孃生在這塊土地上,與人有矛盾,活得不舒坦。
這叫給父母創造一個很好的生存環境。
還有那塊表,你也不要說是多少錢。就說十幾塊錢買的。上學戴塊表,這很正常。鄉里人也沒見識過,你說十幾塊錢買的,大家認為很正常。”
我低聲地分辨了一句:“我只是和我爹孃說了。”
汪校長皺起眉毛,很嚴肅地批評我道:
“和爹孃也不能講真話。你娘那把嘴,我也知道,藏不住話的,到處張揚。張揚有什麼用嗎?就是引起村上人的反感。
中國人永遠有種平均主義的思想,你不好,我不好,他不好,大家親如兄弟姐妹。你好,我不好,就起義幹革命。五千年來的中國歷史你沒有讀過?”
我被這句話深深震撼。
是啊,我娘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嗎?沒有。
但是人際關係為什麼差呢?
就是當她活得不好,就努力說有錢人的壞話。當她兒子帶了一塊好表,她就四處張揚。還把我在上海的見聞,不斷地說給別人聽。
你說人家煩不煩?
上海再好,我們村上那些女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去。你有個兒子在上海讀書,說不定今後分配在上海。你有機會去。
這不是當著野狗咬肉骨頭?狗流口水,要搶那根骨頭,搶不到,他就要咬你一口嗎?
從汪校長家出來,少澤送我走了一段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