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亦有所求 (第1/2頁)
柚柚不吃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秦歸雀懶懶跟在江扶月身後。
又是輕皺了下眉。
為何會覺得他那麼容易被搶走。
他看起來就那麼飢不擇食?
還是說,他看起來不夠真心實意?
秦歸雀看著江扶月的背影,默默陷入沉思。
*
江扶月快到壁畫時,正好迎面撞上了法雲聖僧一行人。
法雲長得極其高大,身姿英偉,眉目鐫刻深邃,雙眼宛若能洞察人心,是個看著很莊嚴的和尚。
江扶月施了一禮。
法雲亦是雙手合十作揖。
此處驟然安靜下來。
法雲轉過身,停在畫前,認真看整幅壁畫。
江扶月只站在一側,默然不語。
過了有一會,法雲才緩緩道:“西方有國,國名安養,其佛號阿彌陀,晉言無量壽,其以佛為君,三乘為教……館宇宮殿,悉以七寶,皆自然懸構,苑囿池沼,蔚為奇榮,飛沈天於淵藪,寓群獸而率真,閭闔無扇於瓊林,玉響天諧於簫管、冥雷隕華以闔境,神風指古而納新??”(這一段出自《廣弘明集》·卷十五《阿彌陀佛像贊(並序)》)
法雲說這話時,眾人皆是仔細聽。
待其語畢,清源寺主持嘆道:“江小姐這幅壁畫,與法師所訴當真是一一對應上了。”
這就是他們期待中的極樂淨土啊。
法雲頷首,再看江扶月時,微微含笑。
他像是閒話般熟稔說道:“所謂敬佛像如佛身,則法身矣,又說佛像有三十二妙相,八十種好,為行教化,我師祖特設佛畫院,其內佛徒皆是自幼習繪畫技藝,好為佛造像。”
江扶月應道:“西極樂土的佛畫院有許多名師大家,我幼時,老師曾同我說,他見過弘生高僧的《佛會圖》,功力之精深,讓他恍惚間像是深入畫中,與諸佛對語,我亦心生嚮往。”
法雲好奇道:“哦?不知施主的老師是?”
江扶月道:“是丘道子老師。因著老師遠航出海,去往各處學習畫藝,我也有三年不曾見過老師了。”
畫畫是她自小的愛好。
因此外祖父給她請了名家畫師丘道子老師教她。
西極樂土作為佛教聖地,自然少不了繪畫文化。
所以丘道子年輕時便去過西極樂土,也因此會同幼年的江扶月說一些繪畫上的事。
這也是為何,江扶月在永珍閣聽到“西極樂土”時會覺得瞌睡送枕頭。
因為再沒有一個天級藩國比西極樂土更合她的能力。
法雲有些驚訝,隨即又彎眼笑道:“貧僧如今知曉,施主的畫為何熟悉了,原來是故人之徒。”
他回頭看向壁畫,“當年我師祖創凹凸技法,所畫佛像,遠觀宛若懸立空中,近視卻是平的,很是神妙,後來丘道子老先生來到我國,亦在佛畫院求學,與我師父可引作同窗。”
江扶月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意外之喜。
這就有多了層人脈關係了。
其他人聽到這話也是神色各異。
法雲道:“不過施主這畫,當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想來傳去我國,我師父也會忍不住想來學習。”
江扶月笑道:“若說學習,那可真是折煞小輩了。待我將畫繪於畫軸上,願請法師帶回,若能得佛畫院諸位法師指點一二,便是幸事。”
凹凸技法在江扶月的上一世,就存在。
在南北朝時期,有個著名畫師叫張僧繇(you),他吸納了外來的技法,畫出了有立體感的佛像,那技法有些像後世的速寫。
關於此人,還有個家喻戶曉的故事,那便是“畫龍點睛”。
江扶月的畫,對於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