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市場裡的東西齊全又便宜,王雯找了家店,訂了8000斤大米,1000斤麵粉,1000斤各種雜糧,掛麵5箱,豆油6桶,精鹽15箱,粗鹽10箱,白糖10箱,紅糖5箱······
王雯仔細計算過。一個人正常情況下一頓飯二兩米,一年下來不過兩百多斤大米。
但那是在處於和平富裕的時期副食品充足大家都不缺油水的的情況下,副食吃的多了,主食相應的就少了,末世時期各種物資不充足,缺少油水的情況下食量只增不減。
往少了說一家三口一年需要1000斤大米。
也不可能光吃大米,白麵、各種雜糧之類的主食,隔壁就是賣乾貨的店也是賣糧油的胖老闆開的。
便於存放的掛麵、粉絲、各種乾貨,木耳、豆皮、、、、、、蝦米、裙帶菜、紫菜、海帶、蜆子幹 、、、、、、必須買耐放還便宜的。王雯按照清單下過單後,讓胖老闆送到停車場的小箱貨裡。
趁著店家還在備貨,王雯開著小麵包跑去了臘肉臘腸加工的地方,訂下了不少貨。又去了趟賣種子的地方,各種種子都來上一些,玉米種直接要了兩麻袋,地瓜土豆也來不少。
沒想到種子便宜得很,王雯乾脆讓店員又打包了一份也才花了四千多,用種子將麵包車塞了個,滿滿當當。
等之後還得多買些土豆地瓜洋蔥之類的能長期存放的菜,土豆地瓜這種能吃還能做種子的更要多來些。
王雯曾經看過的那些有關於華國農村人口基數過大,並不適合作為末日生存基地的帖子。
有些道理但是並不適用所有地區。
各種末日作品告訴我們,當末日來臨,如果持續的時間短,窩在樓房裡最為安全,一旦時間很長,幾乎百分百停水停電的樓房那就是鋼筋水泥的活棺材。
王雯老家的小村子夠偏,從市裡開車到老家將近一個小時,王雯的老爸老媽之前為了退休之後能回老家養老,對姥姥姥爺留下的房子進行了翻修,還對院子進行加固,院牆和大門十分牢固。
院子裡有壓力泵水井,還安了太陽能發電板,菜園子不大但是房前屋後加在一起也夠一家三口吃了。
最重要的是老家人少,這意味著喪屍爆發後需要應對的喪屍數量並不多。
囤夠物資,如果能將山口、村路都封上,只要別作死,躲過第一波感染就能苟住。
在村子裡生活的話,那各種種子就少不了。
大概是見王雯買的多,店員有些好心的提醒:“種子是有壽命的,時間久了出芽率就不高了。”
“沒事,這是單位下鄉用的,領導想著光是米麵油太單調,不如再買些種子,每家分一分。”
“雖然沒見過下鄉送種子的,倒是挺實用的。”
王雯笑笑:“我也是這麼覺得。”
糧店那邊來了電話,說東西運到停車場了,王雯趕緊開車往停車場跑。
遠遠地,王雯就看到停在兩輛小箱貨旁邊的貨車。
王雯拜託搬運師傅將所有的物資分成兩份,一輛箱貨上放一半物資,裝車師傅動作很快,不一會兒就把兩輛小箱貨塞滿了。
王雯清點過清單,確認無誤後將箱貨落鎖,接下來轉戰雜貨,鐵鍬、鏟子、鋸子、錘子、撬棍······幹活用的線手套、膠鞋······將箱貨副駕駛塞得滿滿當當。王雯還買了不少塑膠布,疊吧疊吧塞進小麵包夾縫裡。
還有些東西要買,可惜已經放不下了。
王雯叫了兩個代駕,把車開往鄉下老家。
老家就在本市,到市裡開車要一個小時,王雯讓人把車停在了往山裡去的道路路口旁邊的一塊空地上。
那是到日子周圍村子趕集的地方,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