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番外:萬國衣冠拜冕旒(十七) (第2/2頁)
葉綰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有意思,早回去這一會兒,難道就把書抄完了?
……
……
等到從淮南迴京,已經是一年之後了。
對於忽然多出來的兩個小主子,季嫋和九霖只宣稱是從安國王府帶回來的,倒也沒有人多問什麼。
畢竟淮南安王府已經是陛下與殿下能找到的最親的人了。
從安王府帶回來的小主子,也沒什麼不可。
重明五年的科舉也很順利,上榜的庶民與寒門學子也更多了。
季嫋還單獨開了女科,當然,錄取的女官還是很少的,職位也都集中在翰林編修、太學府官和內務府司這些邊緣角落。
畢竟世俗的觀點在那裡,季嫋的步子沒辦法一步邁得太大。
一下子把整座房子拆掉,季嫋怕自己也沒了遮風避雨之處。
他已經是庶民與女子唯一的出路了,倘若保不住自己的尊位,更沒辦法幫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了。
重明五年冬月,大夏設象胥司,象胥司主官稱九譯令,由熟悉大夏周邊國度語言文字的人才擔任,不論出身行業,主要負責翻譯傳授大夏周邊諸國語言文字。
重明六年,在象胥司的幫扶下,惠民書院開遍了整個中洲大陸。
縱然是尚未歸順的國家,也有了大夏的儒生進駐開書院,講經傳道。
大夏和尚道士的足跡,也緊隨著書院的步伐跟了上去,向中洲大陸的百姓傳播大夏的宗教。
重明七年,翻過雪山,遠在西洲的大秦以惠民書院攪亂大秦政權為由,封禁所有大秦境內的惠民書院,打死屠殺大夏在大秦的商賈儒生,乃至和尚道士,一個都不放過。
為了斬草除根,大秦政權就連在惠民書院讀書的大秦書生都不放過。
大秦王甚至頒佈政令,鼓勵百姓相互舉報,抓到就讀於惠民書院的學子,賞銀若干。
在這種滑稽的舉報制度下,鄰里成仇、好友反目者,紛紛舉報對方是大夏奸細,原本有針對性的清理也很快演變成一場幾乎沒有邊界的屠殺。大秦國內籠罩在肆意屠殺的恐怖之中。
一時間,大秦與大夏的關係空前緊張。
如今的大夏兵強馬壯,諸位將軍立功之心無人能及,此事傳入國內,一時間群情激奮,諸將紛紛請戰,就連剛從南境回來的姜山都躍躍欲試,想要再創新功績。
季嫋是個好君主,當然不會讓百姓受辱,滅將軍威風,於是在諸將再三請戰、第無數次表達了自己是個愛好和平之人之後,含淚答應了諸將請戰,派軍遠征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