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12年的春天還是比較讓人舒心的,一年多的手串生意確實讓我小小的掙了一筆。而且在尋找老木料的過程中也收穫了好幾件不錯的藏品,這人呀真的是如老人們所說,運勢一起來那就是好事一件接一件。
我這上班也五年了,在這一年終於也是混上了個班組長(雖然我們這個組的人實在是有點少,在這兒就不用說人數了有點害羞,但好歹也是管上人了)。
剛過了幾天管人的癮,就接到領導通知讓我和另外一名同事(老同志了)去北京參加總部組織的一個專業培訓。
我得到訊息的當天晚上興奮的就一直睡不著,並不是因為能去參加總部的培訓而興奮,而是我能去北京了(小夥伴們不要誤會,我到今天已經是奔四十的人了。八幾年第一次去到現在已經對北京是相當熟悉了)。
我就是自從正式接觸上古玩這個行當後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去北京轉轉。潘家園、琉璃廠、還有那四九城裡的各大古玩城,當然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地方,觀復博物館!這些都是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我正想的這次遇上這麼好的一個機會我一定不能錯過了,但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當你正興致盎然的時候老天爺就又朝你的屁股踹了一腳。
到了北京報到的當天我就鬱悶了這次的培訓地點竟然在頤和園邊上,離得遠不說而且竟然每天的上課時間卡的死死的,根本沒什麼空餘時間出去。
就這樣渾渾噩噩的培訓了五天,本來這次來的時候心氣勁挺高,這倒好五天的時間內最遠就到培訓場所的旁邊一條街跟“同學們”聚了個餐,頂多就是五百米。
本來以為這次的北京之行也就是這樣了,沒想到峰迴路轉,最後一天培訓結業考試前接到通知,說是考完試還讓大家多待一天,個人自願,想回也可以提前回,願意多待的反正總部也給你把住宿費用出了。
說是一天也就是到下午六點,我看了一下回太原的高鐵最晚的一班是六點半發車,晚上快九點多到。時間不是很夠用,我得好好策劃一下這一天的行程了。
琢磨了半天總算是把路線規劃好了(培訓的時候也沒見這麼用功過),當天起了個大早,不到6點就爬了起來,不為別的,我總得去趕一下潘家園的早市吧。
潘家園呢全名應該是叫做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在什麼位置呢?它是位於北京東三環南路潘家園橋西南的這麼一處地方,地方挺大(具體多大呢,各位朋友們可以自行網上查閱)。
我的恩師呢是北京人,以前聽他說過這個地方在解放前也就只是四九城外的一個小村子,當時並不叫潘家園,叫什麼呢?潘家窯!聽這個名字大家就大概知道了,這個地方以前是一個窯場。
到了建國後六十年代,這裡開始大範圍的建設居民區,不出幾年的時間就已經呈現了一大片的居民區,而且都是以潘家窯之名而稱。
但這個名字叫了沒有多久,老百姓們就覺得很不好聽也不雅,那是因為以前的老北京人都將妓院才叫窯子,人們一合計慢慢的就改叫為潘家園了,而且還把附近新修的道路也稱為潘家園路。
其實很多人不是很瞭解這個地方,認為北京說古玩的歷史那必然要數琉璃廠,其實潘家園買賣舊貨的傳統也很年代久遠,雖比不上琉璃廠吧但也是“根正苗紅”,它的歷史是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的。
在那個歲月裡很多的清代沒落貴族都會拿上家中存留的古玩字畫來到此地站街變賣。(所以說盛世還是攢點古董好,真是百年以後遇上不肖子孫還能給他們留點活命的物件)
到上世紀90年代初呢,一些四九城的居民還是習慣來此地進行擺攤,就是在路邊拿出自己家裡的瓷器、舊傢俱等舊東西拿出來賣。後來,名氣開始變大搞得很多外地的商販也慢慢的慕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