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著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傅忠見田蘊沉默不語,也知道他心中的擔憂,便閒閒說道:“田大人若是謀身,何不離開這是非之地。”

田蘊見傅忠看破心中猶疑,臉上一紅,“不知大人此話何意。”

傅忠:“回、羌不識桑田,遊牧度日,這是失其根本。人要存活下來,糧食才是安身立命之物。餓起來,不搶漢人,你叫他們怎麼辦。所以,你是留在榆林也好,還是跟隨曾總兵去延安府也罷,在此四戰之地。刀槍無眼,終究不是歸宿。一個人算不到眼前之危,卻想百年安好,恐招智者恥笑。”

這話說得多老到,田蘊疑惑看了傅鍾一眼。他並非不識延綏的兇險,只是內地並無賞識自己的恩主,蹉跎了幾年,最終只能回到桑梓之地,因循至此。現如今,曾況並未相邀,舔著臉去求他,就算他肯,風險與榆林同在。

聽這個小年輕的談吐,有時糊塗,有時精明,就不知能不能如對付曾況那麼容易,試試吧。

田蘊起身行禮,“願追隨大人左右。”

傅忠扶起田蘊,“好,有田主簿在,政事上便多了一臂膀。”

田蘊:“還是叫我宇軒吧。”

“大人要追隨堯舜,再造榆林,不知情的,以為您在講笑話。知情的,只能在旁邊看笑話。”

“榆林全府七縣,人口近三十萬,平均每人三畝可耕地,這已經比內地多出三倍了。但天不保佑此地,龍王爺好像忘了這裡還居住著人,常年的乾旱,地裡產出還比不上內地一畝地。”

“我們一畝產出一石半左右,三畝收入只有四石半,內地一畝產出兩石半,但能出兩季,收入就是五石。”

“內地人活得怎麼樣,我們管不著,榆林按一戶五人,除去稅收,堪堪維持一個溫飽,這是最理想的狀態。”

“事實上,府裡大部分人連一畝地都沒有,只能在大戶人家做長工,活得連豬狗都不如。”

“這樣的情況,要想創出盛世來,除了笑話,我實在不知用什麼詞語來形容。”

“我知道大人的打算,要給土地加稅,無非在大戶人家上打主意。窮人實在是不能再加了,他們已經經不得半點風浪了。再逼,只是有死而已。”

“但給大戶加稅,當今聖上只怕也不敢。稅分兩途,豈不說公平與否,大戶人家哪個與官府沒有關係,這是要得罪整個榆林官場的事情。”

“皇上開朝也不過十八年,我們要想冒天下之大不韙,逼反榆林,他能容得下我們造次。”

傅忠心裡一愣,此人完全誤解了自己的意思,雖然自己想到的也是加稅,那是榆林地處邊境,搞得動靜太大,引來異族覬覦,得不償失。

原以為能有個懂行的。看來,不是所有的舉人都能成為左宗棠的。禁止土地買賣,平均地權,斷了土地兼併的惡政,封建時代的人,只怕連想都不敢想。

他還算有良心的,知道窮人已經困苦不堪了,想的是從大戶人家著手。

一絲孤獨從傅忠心底生出,“宇軒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想的不是加稅,而是減稅。”

田蘊不可思議地看著傅忠,“請大人恕我耳背,您說的是減稅?”

傅忠也懶得解釋,只是點點頭。

田蘊茫然失措,糟了,上了賊船了,這人只怕是瘋了。他喃喃說道:“大人要我怎樣配合。”

傅忠:“從你的言談話語中,心裡還是有普通百姓的,這是我們榆林行政的基本盤,你幫我把握住就行了。”

田蘊心道,這話又清清楚楚,還知道行政有基本盤。他究竟要幹什麼?

既然已經許諾追隨左右,話還熱乎著呢,吳堡現在缺縣令,是不是個機會就不好說了。

吳堡縣現在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只有謠言才傳得最快,天兵天將的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才叔學淺
關於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戰國末年,他師承鬼谷子,合縱連橫,更是組建黑冰臺,幫助嬴政橫掃六合。漢末天下三分,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世人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陸離隱世不出,則大漢難興!”他親眼目睹了千古女帝的絕唱,又見到了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天下。又曾在危難之中匡扶大明,與鄭和七下西洋,引萬國來朝。他在時間的長河中,見證了華夏曆朝歷代的興盛與衰敗。直到那一
歷史 連載 291萬字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第八塔峰主
關於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年代文,團寵日常,彌補意難平」上天給了唐心一次重來的機會,這輩子她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雖然重生到了那艱苦的年代,可誰讓她是命運的寵兒,今生的家世顯赫,有全家人的疼愛,完全是躺贏的節奏,那她這輩子就完全可以當只快樂的米蟲啦。直到遇見了將文柏,唐心才知道原來自己穿書啦!!天吶,那可得捂好自己的小馬甲,原書女主一直搞事業,太高調了,自己可得離他們遠一點,別被發現了
歷史 連載 1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