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俊俊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育改革利於百姓,以方便是虞書尚說的此改革勞民傷財,兩者說的似乎都有道理。
贊同劉逸的有之,贊同虞書尚的也有,朝堂上因為這,兩方吵得不可開交。
聽著這些言語,負責記錄陛下起居注的蘇行餘光朝站在上首的陳玦看去。
心想陛下看到這麼多朝臣的反對,他這個想要改革教育心也會退卻下去吧!
唉!現在這些都同他沒關係,他不夠是個起居郎罷了!
蘇行嘆了嘆氣,一邊想著陛下何時不再讓他當個起居郎,一邊下筆記錄陛下的言行。
另一邊,看到在朝堂上兩方爭論不下的臣子,陳玦一點也沒有意外。
自古以來,改革都有爭論,他也早就意料到了。
是以,就算他們不同意,陳玦也不會改變想要改革教育的心。
“行了,都別吵了,吵得朕頭疼!”
話音剛落,原本還在爭論不休的眾臣瞬間噤聲,朝陳玦看去。
陳玦揉著額頭,目光掃過那一群臣子,最終落在崔仲離身上,“崔卿今日怎麼不說話?”
“你來說說你的看法。”他道。
“稟陛下,臣認為劉侍郎提的改革教育可行。”
這話一出,當即將那些反對的人炸的頻頻朝崔仲離看去,眼中驚訝,“崔尚書!”
崔仲離沒離他們,繼續道:“然諸位同僚說的亦沒錯,如果讓百姓以工代稅呢?臣認為可用以工代稅解決這個問題。”
“一戶百姓家出一勞莊壯力,免其一人半年稅收,然後發放糧食和工錢。”
“以工代稅?”
陳玦細想了下崔仲離提出來的這個方案,覺得倒是可行。
陳國百姓稅制是按照人頭來收的,到了秋收,每一戶百姓都要按照自家人頭拿著糧食銀錢去交稅。
也就是一戶生的孩子多,交的稅也就多,這樣導致會有很多百姓交不起這個稅。
陳玦能夠知道這個,還是王老太傅告訴他的。
如果使用崔仲離說的“以工代稅”,也是個好辦法。
只是這樣一來,朝廷無疑是需要大筆的銀子作為後盾的。
不管是發放的糧食還是工錢,都不會是一個小數目。
這邊戶部又不同意了。
“陛下,不是臣要反駁崔尚書,而是要按崔尚書所言來做,就需要大筆的銀子和糧食,戶部哪裡拿得出來?”
而且修建學府還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萬一中途發生了什麼,耽擱了呢?
自從周裴上任為戶部尚書後,那是將錢看得緊緊的,想要從他手上拿出一點錢來,簡直是要了他的命。
:()我在女頻小說當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