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灼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幽國使團離開大涼後,時不時地會派人來沈黛鋪子裡訂貨。
兩國通商,沈黛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也因此,西市鋪子的名氣在京城越來越大。
安國公府上上下下沾了沈黛的光,吃穿用度又恢復了昔日的奢靡。
家裡等待情況有了好轉,沈遠山的病情,逐漸穩定。
當一切都十分順利的時候,往往就會出大事。
沈黛見西市鋪子的生意不用再多操心,便開始著手想著要把西市與北市小吃街相連相通。
兩市之間,雖是隻隔了一條河,可是連通兩市的橋,只有一座。
且距離繁華的市集較遠,只有再修建一座橋,或是在河中放置些許船隻,才能讓兩市之間更好往來。
這筆帳沈黛算過了,修橋需要不少銀兩。
且她不過是個普通婦人,沒有資格越過官府,私自在兩市之間修建橋樑的話,不合規矩。
修橋的想法只能暫且擱置,但是添置幾條小遊船,還是可以的。
到時候,在北市也盤下一條街來,造製成與西市鋪子相似的,整條賣特色小吃的店鋪。
客人們吃完喝完還能坐船遊玩,然後跨到另一條街上來採買精美的飾物。
也不乏是個消磨時間的好法子。
有了想法後,沈黛首先跟林策商量,“還得麻煩你去工部走一趟,若是能在兩市之間建座橋樑,方便百姓也是極好的。”
林策握住沈黛的手,兩人之間的感情,沒有轟轟烈烈,而是水到渠成般的自然。
他喜歡沈黛事事與他細說的模樣,“嗯,明日我便跟劉大人說一聲。”
小安國公在朝中,年少有為,地位穩固,站在他身後支援他的大臣有許多。
近來,皇上身子抱恙,說是手腳虛軟,成宿成宿地出冷汗。臉色蠟黃,腹中絞痛。
太醫院的御醫們,什麼法子都用了,可是依舊沒讓皇上的病情有所好轉。
皇上連著幾天都沒有上朝了,大臣們的摺子,都是由全公公整理好,送到養心殿中去讓皇上批閱。
朝中流言四起,說是再過不久,皇上定會下旨立儲。
眾多皇子當中,大家都看好的,是獻王齊皓澤。
獻王最大的優勢是,有軍功在身。
自從朝中缺少年輕武將後,獻王最先站出來請命,說是願意領兵出征。
當時皇上便誇讚獻王,胸懷和膽識,值得大涼朝其他皇子敬仰。
獻王領兵作戰的本領,是從沈遠山那裡學到的。
可以說,沈遠山是獻王的半個師傅。
如今林策承襲了沈遠山的爵位,又是獻王一手提拔上來。
也就是說,獻王與安國公府,早已成了一條繩子上的螞蚱。
如果皇上真的定了獻王做太子,那麼最先受益的,便是安國公府。
朝中大臣在官場上摸爬滾打多年,還不趕緊在局勢穩定之前,立穩腳跟。
巴結林策的大臣突然變多了,所以只要林策開口,工部必然會把修建橋樑之事,寫進奏摺。
“我聽說皇上病了,工部的便是遞了摺子上去,也不知道何時能批。我從臨州訂了五艘遊船,打算先放置到河中去,眼下還缺幾個船伕。”
沈黛平日裡多是和女子打交道,不認識船伕。
“七年前的戰事,有好些兄弟容我一樣受了重傷。”林策眼中透著淡淡的憂傷,“我算是幸運,被你救下,還有許多弟兄屍骨留在了戰場。”
戰場是無情的,每當有戰事,受苦受難的,便是兩國百姓。
“我想著,若是那些死去的將士們,有家人在京城為生,何不趁此機會幫他們的家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