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獻俘高迎祥 (第2/4頁)
冷榆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奏道:“陛下,那高迎祥膽大妄為,竟焚了陛下祖墳,還陣斬艾萬年等多位將領。“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頓時一陣譁然,大臣們交頭接耳,神色驚惶。有的低聲咒罵:“這逆賊如此猖獗,實在罪該萬死!”有的則面露憂色,喃喃自語:“如此大患,該如何是好?”
崇禎帝面色陰沉,怒拍龍椅,喝道:“此賊不除,朕難消心頭之恨!”
此刻,在盧象升、洪承疇、孫傳庭等人聯合圍剿下,高迎祥支撐不住,退回陝西。明軍已經佔盡優勢。
這時,孫承宗出列,拱手說道:“陛下勿憂,那高迎祥退回陝西后,所部已被官兵重重包圍,插翅難逃。”
崇禎帝眉頭稍展,問道:“哦?孫愛卿可有把握?”
孫承宗自信滿滿,朗聲道:“陛下放心,那高迎祥走投無路,妄圖冒險從漢中走子午谷突襲西安,奪下陝西。但臣料事如神,發現他不見後,便猜出其意圖。臣已率領官兵,在子午谷口嚴陣以待,還命其餘部截斷其後路。”
榆翔在一旁,不禁讚道:“孫大人神機妙算,此計必能將那逆賊一舉擒獲!”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孫大人果真是我大明棟樑!”
且說那子午谷,道路險峻異常。高迎祥率五萬大軍進入時,又恰逢連下數天大雨,大軍在那狹小山路里根本施展不開,只能如長蛇般一點點艱難行進。
十五日後,當高迎祥疲憊不堪地率軍行至谷口時,等待他的並非守衛空虛的西安,而是以逸待勞的孫傳庭。孫傳庭一聲令下,官兵們如猛虎下山,關門打狗,將高迎祥的五萬大軍瞬間擊潰。高迎祥所部首尾不能相顧,紛紛丟盔棄甲,四處逃竄。高迎祥無奈逃至一個山洞,卻很快就被孫傳庭的人擒獲。
不久後,兵部奏請崇禎,擇期舉行獻俘大典。這日,天色未明,崇禎帝便早早沐浴更衣,神情莊重地駕入太廟,虔誠地祭過列祖列宗,方才身著龍袍,端坐在那盤龍椅上。
六部九卿及文武大臣們身著朝服,畢恭畢敬,隨著皇帝給歷代先王行禮,又拜過崇禎帝后,分立兩廂。
此時,兵科給事中常自裕出班,手持獻俘文,聲音洪亮地恭誦道:“賊魁90人,闖王高迎祥為最強。其下多番漢降丁,將卒亡命,器甲精整,部伍嚴明,非他鼠竊可比。今賴皇上威福,擒獻闕下則其餘逆賊,不足平矣。”
崇禎帝本可就此下旨將闖王處斬,不過今日心情大好,好奇心起,想看看這賊魁到底是何模樣,便吩咐道:“將高迎祥押解北京。”
不日,高迎祥被押解到了北京,此刻,雕樑畫棟的金鑾殿莊嚴肅穆,日光透過雕花窗欞,傾灑下一道道斑駁光影。榆翔身姿筆挺地立於一側,他看似神色平靜,實則內心猶如翻江倒海。自聽聞高迎祥種種事蹟起,他便對這位傳奇人物充滿好奇,腦海裡無數次勾勒其模樣。如今,這場面即將揭曉,他手心微微沁出冷汗,心裡不住唸叨:“這攪得天下風雲變幻的闖王,到底是何等模樣?今日可算能親眼見識一番了。”
孫承宗立於不遠處,飽經滄桑的面龐波瀾不驚,可他微微握緊的雙拳,洩露了內心的一絲緊張。這場勝利,凝聚著他和無數將士的心血,無數個日夜的謀劃與廝殺,才換來如今局面。他目不轉睛地盯著殿門,心中暗暗期許:“高迎祥啊高迎祥,今日便是你的末路,希望你能給這場漫長的剿賊之戰,畫上一個徹底的句號,也讓死去的將士們得以安息。”
而孫傳庭,這位料事如神、親手設伏擒住高迎祥的將領,此刻站在一旁,神色冷峻。他的眼神中既有大功告成的欣慰,又有對高迎祥的一絲敬佩。回想起在子午谷的那場激戰,高迎祥的頑強抵抗仍歷歷在目,他不禁在心底感嘆:“此人雖為逆賊,卻也有一身膽識與謀略,只可惜,選錯了道路。”
其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