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無忌YWJ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每次見到孫老頭,都讓人心曠神怡。
他端坐交椅,正色諫言。
“保聖躬、勤典學、操主權、時召對、肅紀綱、挽世風、惜老成、通言路、飭邊防、蘇民困。”
“保聖躬?朕恭安著呢”
其實原意應該是確保皇權,但看到老孫,木頭人都有調笑的衝動。
老頭咧嘴一笑,眼神卻逐漸犀利。
“老臣的意思,正是先要聖上恭安”
校哥兒突然聽懂了,後背一涼。
“你們,都撤下吧”
接下來的奏對,就無人知曉了。那一日新皇帝心情愉悅,無比舒暢。
大臣奏對,需要筆錄。當值的塗文輔還是寫出了一份精彩的對話。
這幾日,大臣們都在表揚劉時敏說有翰林之才。校哥兒卻認為,塗文輔真有大秘之才。
兵部尚書黃嘉善71歲了,舉止頗有士人風骨。
校哥兒已經知道了,這位山東人,不是東林,也不是齊黨。
他是一位實幹家,以及,孤勇者。
“陛下問策,老臣胸中實無一策可用,慚愧不已”
“黃尚書勞苦功高”
老尚書搖了搖頭,再抬頭時,眼眶已紅。
“我大明兩京十三布政司,140府、193州、1138縣、493衛、2783所,兩百多萬兵。竟然打不過小小建奴,老臣這兵部尚書……,罪責難逃”
老人有心結。校哥兒無從安慰。
這兩百萬兵,早廢了。老尚書不能說,他更不能。
末了,只是問了,軍中而今可有什麼大將可用。
老尚書說,戚少保有侄兒戚金,續練南兵,卓見成效;西南石柱宣尉司有白桿兵,最是勇猛。只因石柱世襲宣尉使馬家,乃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世代忠勇。
其餘,待九邊將領的後起之秀了。薩爾滸,實在折損過大。
刑部黃尚書,黃克纘也七十歲了,面孔平實,言語直率。
他是福建泉州人,也是無黨派人士。校哥兒又知道了。見過孫尚書後,他打通了任督二脈。
這位黃尚書長於營建治河,也執掌過兵部、工部。他的諫言很有見地。
“師夷人之技而制建奴?”
“臣乃閩人,鄉人有飄揚過海往呂宋者。萬曆三十一年,弗朗機人於呂宋屠殺我大明僑民,閩人工匠紛紛逃生回鄉,其中有工匠擅長於弗朗機人的銅體鐵心鑄炮之技。”
“臣請招募閩人工匠,鑄炮以抗建奴”
“準!”
黃尚書舉賢不避親,舉薦的兩位都是福建泉州人。
山西左布政使,蔡復一;刑部郎中,洪承疇。
一輪奏對下來,校哥兒對歷史有了新的認識。
他那位終日葛優躺的爺爺,雖然怠政。選的這批尚書,都有真才實幹。
這麼看,真不需什麼內閣大臣。
算算尚書們的年齡,他們在一線崗位上,都被張居正調教過的吧?
另一邊,校哥兒卻低估了那些言官。
彈劾冊封母妃這件事,他不接聽,未接來電卻一個接著一個。
“皇上既已登基,則庶母移宮之後,自當存以大體,捐其小過,若不以先前之言冊封,恐使先帝無信,宮禁不安,亦非臣等建言之初心也。”
來電者,竟是東林喉舌左光斗,真魔幻。
“後宮無主,威福大權,莫聽中涓旁落。”
意思是,後宮不交給庶母,難道聽宦官的?
也有不同聲音,借抨擊李康妃來教育皇帝的。
“帝將成年,後宮空置,當提防不軌之心,武氏之禍,殷鑑不遠……”